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态

日喀则市“六城共建”:美好正在拥抱这座城市

2019年06月25日 16:3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楚武干
分享到:    

日喀则,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老、悠久。如今,在“六城共建”的洗礼中,这座古城迎来了新生,在古韵中展露新颜,在积淀中发生蝶变,在变化中迎接美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六城共建”的持续发力,城市面貌在改变、居住环境在改变、群众生活在改变……

和谐、幸福、文明、美丽,正在成为这座古城的底色。那洋溢的笑脸,正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满的生动写照。

集结号:汇集创城最大公约数

“‘六城共建’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必须用新思想指导工作、用新方法开展工作、用新举措巩固工作。”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王相民说。

这是吹响迈上新征程的集结号,这是发出凝聚心力实现新目标的呐喊,这是扛起履职尽责敢作为的担当。

号角已经吹响。“六城共建”怎么创建?问题摆在面前。执本而末自从。日喀则市举棋落子,将城乡环境面貌、社会公共秩序、公共服务水平、居民生活品质、干部群众精神状态、社会风气等“焕然一新”作为指标,作为着眼点和发力点。

谋定而后动。一个工作体系赫然而立:“一二把手”亲自参与,领导小组迅疾设立,6个工作专班一一对照,定方案、分任务、压责任、聚合力;一个新理念牢固树立:用城市思维建设、管理、经营城市;一个路线图跃然而成:一年总动员、两年见成效、三年攻难关、五年完创建;一系列举措纷纷出台:创新推出晨检夜检制度、全面实施“六化”工作、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实施“门前三包”卫生制度、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以上率下,盯问题、推机制、用合力、造氛围、行方法、补短板、强整治、倡新风……

全过程、全方位、全力度、全动员,日喀则市这座古城内外兼修,市容市貌、群众观念、市民素质、社会环境等明显转变,美好正在拥抱这座城市。据悉,今年3月,在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8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中,日喀则市以81.14分位列113个地级提名城市第56名,在我区三个参评城市中位列第一。

民为本:为了老百姓的幸福感

“以前,垃圾乱堆,气味刺鼻,老百姓一提到这里就直摇头。”日喀则市金龙农贸市场市场部经理扎西多布杰想起农贸市场的“前科”就直叹气。小小农贸市场系着大民生。

变化得益于“六城共建”。2017年,日喀则市从“表”到“里”对金龙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使其“翻了个身”。“有专人扫卫生,卫生一年比一年好,环境好了,消费者自然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意也跟着‘水涨船高’。”在该农贸市场做生意的四川人靳永常目睹了这里的喜人变化。

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把利民惠民作为创建的落脚点,这是日喀则市“六城共建”工作最鲜明、最厚重的色彩。

自2015年“六城共建”实施以来,日喀则市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湿化”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颜值,建“幸福城”。硬化:改扩建城区道路,让城市通行能力更强;绿化:实施道路、公园、社区、单位等绿化工程,让城市更绿色;净化:清扫垃圾,加强保洁,让城市更干净;亮化:对城市道路、重点位置、沿街大型建筑楼体进行亮化改造,让城市更亮丽……

宜居宜业就是民生。日喀则市创城办综合组组长田世新说:“创城不仅是名片、荣誉,更核心的是要让群众从创建中得到实惠、看到变化,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这才是真正的创城。”如今,水清、岸绿、景美、民乐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老百姓的幸福感有了“历史性的一跃”。

“这些年来,我看着市容市貌发生了太大变化!比如我家店前的街道,以前是出了名的‘脏乱差’,现在干净得很。”在日喀则市经营一家服装店的曲央对记者说,“到现在还能看到市领导沿街检查市容,还会向我们征求意见建议,看着干干净净的大街小巷,心里很舒服!”

正能量:提升城市文明新高度

文明,是城市进步的标志。“六城共建”的精髓不仅是让城市面貌发生变化,关键是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让文明成为城市的内在气质。“只有广大市民都变成了文明市民,那么‘六城共建’的目标也就指日可待了。”日喀则市创城办工作人员杨鹏说道。

为了让文明根植群众骨髓,在“六城共建”活动中,日喀则市坚持“以微知著”。集中整治停车难、乱停车、私搭乱建等,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开展“文明旅游、文明服务、文明礼仪、文明餐桌”活动,传递新风;评选“感动日喀则人物”和“日喀则好人”、文明单位、举办全市珠峰道德讲堂活动等,打造珠峰文明高地;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志愿成为城市新风尚;“小手牵大手、文明你我他”以小见大……从小处细处着手,使创建成为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过程。

日益浓厚的创建氛围吸引更多的人自觉加入到创建行列中来,善举层出不穷。如萨迦边那仓藏医院每年免费为群众送医送药;中国电信日喀则分公司建家庭工程师全程为群众服务;中国建设银行日喀则分行建立劳动者港湾,免费为环卫工、快递员、学生、老年人、交警等提供上网、休息等服务;市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志愿服务是我们社区的风景线,我是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的一员,经常义务参与打扫卫生、清理垃圾、擦洗护栏等活动,社区美了,文明也就有了。”吉培社区居民扎西顿珠说道。

文明美化生活、改变环境、推动发展。正能量正在凝聚,文明风尚不断形成,创城的变化体现在群众的笑脸上。如今,日喀则,这座古城正迈向更加充满生机和魅力的明天。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