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态

西藏建成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21个

2020年03月06日 11:1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记者 记者 李海霞
分享到:    

当前正值候鸟回迁季,为进一步加强我区鸟类保护,日前,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向全区各市(地)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鸟类保护做好禽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不断加强鸟类种群及动态监测。目前,我区已建成21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其中19个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

各部门沟通协作 提升鸟类保护成效

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鸟类保护,特别是候鸟禽流感防控工作,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区已知脊椎动物795种,其中鸟类492种。

近年来,随着我区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鸟类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以黑颈鹤为例,其种群数量,由原来的1000~3000只上升到目前的8000只左右。

为此,《通知》要求,全区各市(地)林草主管部门要深刻认识保护鸟类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做好鸟类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安排部署,制定行动方案,拿出可行措施。

“要求各级林草部门要切实加强对鸟类保护的领导,主动出击,配合地方政府认真落实鸟类保护属地管理责任,要做到组织领导到位、目标责任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巡护值守到位、监管措施到位,确保鸟类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要加强与公安、海关、市场监管、网信、邮政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提升保护成效。”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规范鸟类收容救护 禁止在迁徙停歇地随意投食

《通知》要求不断加强鸟类种群及动态监测。“依托现有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在鸟类重要栖息地和主要迁飞通道持续开展动态监测活动,掌握鸟类种群变化及迁徙动态,了解本地区鸟类保护的热点区域和威胁因素,逐步建立鸟类保护监测体系。”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说。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区已建成21个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其中19个国家级,2个自治区级。

此次工作中,将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应对和打击鸟类非法贸易的工作格局,以发挥震慑作用。同时,还将依法依规开展鸟类样本采集、鸟类调查活动,主动接受监督。为保证鸟类正常繁殖和迁徙,《通知》提出,禁止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观鸟和拍鸟,禁止追逐鸟群和干扰及影响。

每年迁徙季,都会有鸟类受伤的情况发生,为此,规范鸟类收容救护也是《通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依法依规开展鸟类收容救护活动,禁止在候鸟迁徙停歇地以及越冬地随意进行投食和补饲,避免人为因素致使鸟类滞留或延期迁徙。因特殊情况确实需要救助的,由当地林草主管部门组织实施。”该负责人表示。

此外,各市(地)林业和草原局要严格按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管理办法》《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技术规范》规定的重点监测时期要求,充分发挥护林员、野保员、疫源疫病监测员和林业生态岗位护林员作用,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加密监测线路和监测点布局,扩大监测范围,增加巡查时间,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封锁、第一时间按规定上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当地动物防疫部门,并积极配合动物防疫部门做好采样送检、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