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态

西藏出台《实施意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2022年05月13日 15:5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梁兰
分享到:    

f96501a8-ebf5-4db6-ab69-63771c3404da.jpg

林芝美景。

西藏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为持续巩固我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结合我区实际,近日,我区印发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之内,地级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10.5微克/立方米以内,主要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4%,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实施意见》指出,我区将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推进污染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空气质量预报能力实现市(地)全覆盖。开展城市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和污染源清单等工作,完成阿里地区臭氧溯源分析研究,推进城市大气环境管理的精准化和科学化。到2025年,持续保持全区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同时,还将深入实施清洁柴油车行动,统筹推进油、路、车治理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有序推广清洁能源汽车。加快实施我区机动车管理信息化平台二期工程,提升机动车移动源污染防治能力。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公务用车电动化进程,到2025年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比例达100%。此外,将采取封禁保护、封沙育林育草、造林种草、固沙措施、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开展土地沙化和荒漠化防治工作,推进重点区域扬沙尘防治。

在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实施意见》指出,我区将统筹好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城市和乡村,加强农业农村和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有效控制入河(湖)污染物排放,防止城市黑臭水体产生。充分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建立防止城市水体黑臭长效机制。到2025年,县级城市建成区保持水体“零”黑臭。

此外,还将加快推进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排查环境整治问题。到2025年,全区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完成201个重点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定标,开展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在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实施意见》指出,我区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置,以农牧区河流湖塘分布密集地区、房前屋后沟渠、群众反映强烈的水体为重点,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以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为导向,大力推广成本低、易维护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资源化利用,重点治理水源保护区、城乡接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村庄生活污水。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和农膜回收行动。加强种养结合,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升10%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持零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2%。

此外,将深入开展美丽西藏“三整治三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主要城镇、乡村周边、重要交通干线沿线、旅游景区景点、建筑施工场地、河湖湿地等区域“白色污染”治理。拓展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试点范围,建立健全符合全区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体系,推进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深入开展塑料污染治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科学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到2025年,塑料产品生产、流通、消费和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