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生态

守护绿水青山、保障生态安全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绿“染”拉萨

2025年07月03日 09:2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_西藏商报    记者 赵越
分享到:

工作人员正在培训固定高炮作业人员。

拉萨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正在实施作业。 图由拉萨市气象局提供

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保障南北山绿化工程,是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核心任务之一。拉萨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才让端智介绍,该局服务南北山绿化工程的核心在于,为拉萨市及周边地区南北山绿化造林工程提供关键的水资源保障,解决高原干旱少雨、蒸发量大的难题,显著提升新造林地和生态修复区的土壤墒情、苗木成活率与生长速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近日,记者跟随中国气象局“‘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拉萨市气象局,了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南北山绿化造林工程的突出贡献。

构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 

大型无人机增雨为最大亮点

目前,拉萨市气象局构建了“空地协同、立体作业”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地面主要依托7辆移动火箭作业车、24个高炮固定作业点和36个新型人工影响天气催化装置(烟炉)。这些装备部署在南北山关键区域和上风方向,能够根据天气条件精准捕捉作业时机。在条件允许且需要更大范围、更强力度影响时,会实施大型无人机增雨(雪)作业。飞机作业覆盖范围广,催化剂播撒更均匀,是提升区域降水效率的重要手段。

记者了解到,精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气象科技工作者主要依靠以下方面。精密监测网:天气雷达、气象卫星、自动气象站、探空数据等实时监测云层结构、水汽含量、风场变化,为识别可作业云系提供“火眼金睛”。智能预报预警:依托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和短临预报预警系统平台,精准预判作业潜力区域和最佳作业时间窗口,实现“伺机而动”。作业指挥系统:一体化智能指挥平台(天工平台)集成了监测数据、预报产品、作业预案、空域申请、装备状态监控等功能,实现“监、预、指、评”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大幅提升决策效率和作业精准度。催化剂应用:根据不同云层条件,科学选用催化剂,通过特定的播撒方式和剂量,有效促进云中水汽凝结或冰晶增长,从而达到增加降水(雪)的目的。“大型无人机增雨技术的规模化、业务化应用是拉萨乃至西藏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最大亮点和核心竞争力。”才让端智介绍。

服务南北山绿化取得显著成效

地面装备作业增雨量达1.6亿吨

拉萨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技术人员洛桑平措介绍,经过持续多年的科学规划和精准实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服务南北山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年均烟炉作业267次,燃烧705根烟条,年均发射火箭弹数量219枚,作业43次,真正体现了“常态化”。

根据科学评估,常态化作业使目标区域(南北山绿化区)的降水量有显著提升。仅地面装备作业增雨量就达1.6亿吨。特别是在关键造林季节和干旱期,增雨效果对保障苗木水分需求至关重要,显著提升了造林成活率(100万亩南北山绿化成活率达85%以上)。根据林业部门反馈,南北山重点绿化区域的植被覆盖度、生物量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明显增强。

“持续增加的植被覆盖,配合有效降水,对改善南北山区域的小气候环境也产生了积极影响,空气湿度有所增加,局地极端高温有所缓解,生态环境正向良性循环发展。”洛桑平措说,“在南北山绿化工程的关键节点,如大规模植树造林期、严重干旱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水资源保障,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未来,拉萨市气象局将继续坚持“科技引领、精准作业、服务生态”的理念,继续用好“人工影响天气”这支“画笔”,为南北山这幅绿色画卷增添更浓郁的“绿韵”,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拉萨贡献气象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