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图片视频

索县告白!

2022年05月23日 11:4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在加勤乡当达村扎西次桑莫拉(奶奶)

家的“手工房”里

身着黄色打底毛衣、橙色马甲

同色系的绒线帽上

绽放着一朵白色的小花

两手均匀而又熟练地编织着手工艺品

640 (4).jpg

图为加勤乡当达村扎西次桑。扎巴旺青 摄

听到脚步声

莫拉缓缓抬起头

温和的眼神闪烁着慈祥的光芒

岁月仿佛对她格外照顾

虽是古稀之年

但皮肤依旧透亮红润

一丝若有若无的香味萦绕着她

我们不自觉地围坐在她身旁

谈及编织五星红旗等礼物的初衷

莫拉的讲述温和而有力

说到动情处

感激的泪水浸湿了她的眼角

染红了她的眼底

“听说要开二十大了,我也没有特别贵重的礼物献给祖国、送给习近平总书记,所以我就制作了党旗和国旗,想用这个礼物告诉习近平总书记,我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

道别之际

提及现在的生活

莫拉脱口而出

“美!”

在二十大到来之际

索县上下都在用实际行动积极献礼

扎西次桑莫拉只是一个缩影

在索县琼科寺

走进陈列室

醇厚浓烈的酥油香扑面而来

循着气味望去

精湛的作品映入眼帘

640 (3).jpg

图为琼科寺僧人利用酥油花雕塑艺术创作的作品。扎巴旺青 摄

640 (2).jpg

图为琼科寺僧人利用酥油花雕塑艺术创作的作品。王莉 摄

为喜迎二十大

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

琼科寺僧人为酥油花传统技艺

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用巧手妙心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雕细琢

创作出了这些诠释

爱党爱国、民族团结的雕塑作品

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以及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情感

“我们用最擅长的技艺制作了这些作品,就是要表达我们寺庙僧人爱党爱国、永远跟党走的决心。”

科普小知识

酥油花是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

以酥油为原料

以人物、花卉、飞禽、走兽、树木等

人和事物为主题的

一种高超的手工油塑艺术

酥油花的制作分为四道工序——

“扎骨架”、“做胚胎”、“敷塑”、“装盘”

制作和保存酥油花是一项较难的工艺

创作涉及内容广泛的作品

往往要花费好几个月的时间

在加勤乡尼玛林寺

僧人通过沙画技艺

制作了党旗、国旗、国徽等作品

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热爱

科普小知识

沙画,又称彩砂坛城绘制

起源于吐蕃时期

盛行于宗教活动

16世纪中叶起

加勤乡尼玛林寺将此技艺传承至今

并赋予了沙画新的时代内涵

作品以七彩砂砾按严格的

比例、结构、内容等堆砌而成

在农牧民群众家中,

我们还看到了——

嘎美乡达萨卡村农牧民次欧制作的

“天安门城楼”木制模型

嘎美乡多崩库村农牧民多吉的

石刻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像”

嘎美乡旁嘎村农牧民罗布顿珠制作的

毛泽东唐卡画像和习近平唐卡画像

640 (1).jpg

640.jpg

文字:万靖 胡荣国 扎巴旺青 王莉 王晓莉 杨小娟 朱楠

视频拍摄/剪辑:王晓莉 扎巴旺青

翻译:扎巴旺青 索朗群培

责任编辑:梁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