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图片视频 > 高原特刊

祁增利的马背创业路

90后逐梦高原

2025年10月30日 16:2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分享到:

祁增利牵着他的马在草地上休息。

祁增利带游客体验骑马。

祁增利牵着马晒太阳。

祁增利带马放风。

在创业浪潮中,总有一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以无畏的勇气和执着的信念,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非凡之路。90后祁增利便是这样一位勇者,以独特的姿态闯入大众视野,他从新疆奔赴西藏,凭借对马的热爱与执着,在高原上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创业之旅。

“目前,我在拉萨天堂草原附近养马,主要依靠马背旅行、骑马教学、马匹医疗、马匹销售、赛马为生。未来,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原赛马繁育、赛马训练领域中能够取得一些成就。”拉萨的秋天,风景格外耀眼,祁增利牵着体肥膘健的马匹,带着游客顺着河谷一路南下,旁边的格桑花一路陪伴,远处的高山流水,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在收获快乐的同时,他的梦想也在一步步照进现实。

与马结缘 开启新的人生篇章

祁增利出生在青海省,自4岁起便跟随父母到新疆乌鲁木齐市生活。中专毕业后,他如一只初出茅庐的小鸟,迫不及待地飞向社会这个广阔的天空,试图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他先后尝试过多种工作,涉足多个领域,在医院从事过后勤管理,在霍尔果斯中国文化馆担任过库管,还在酒店、房产、物业、财税、外贸、民宿等行业摸爬滚打过。然而,这些工作都未能让他找到内心真正的价值,他始终在迷茫中徘徊,内心深处不断呼唤着一个能让自己真正燃烧激情的事业。

2021年,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祁增利毅然从原公司辞职,前往新疆霍城晃晃村,怀揣着打造民宿的梦想学习民宿运营。然而,疫情的突然来袭,如同一场暴风雨,将他困在了这个宁静的小村庄,民宿生意也陷入了停滞的泥沼。就在他感到无助和迷茫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接触到了马。

“26岁时,我第一次接触马,第一次骑上马背。马背上驰骋的感觉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畅快,就像一只挣脱牢笼的雄鹰,在广阔的天空中尽情翱翔。”祁增利回忆说,这种奇妙的感觉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从此,他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了方便骑马,祁增利特意租了一匹供游客游玩的马,并在当地村民的热情指导下,开始学习骑马技巧。随着骑马的人越来越多,排队等候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祁增利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要买一匹属于自己的马,在当地开展马背旅游业务。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花费2万多元,买下了人生中的第一匹马,取名“君安”。

然而,养马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养马经验,祁增利只能将马寄养在村民家中。第一次骑自己的马时,它俨然是一匹脱缰的野马,飞奔到一条3米多宽的沟前,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以风驰电掣之势跨了过去。而祁增利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甩飞出去,当时他完全蒙了,幸运的是,他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擦伤。这次惊险的经历让他心有余悸,此后,他不敢再轻易骑马,便将马交给了当初卖马的人调教。

一段时间过后,当祁增利怀着期待的心情去看望这匹马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痛不已。曾经那匹矫健的骏马如今瘦骨嶙峋,每天只能无奈地跟在羊群后面。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受到了委屈,毫不犹豫地将马带回了家。他精心为马购买饲料,还添置了全新的马鞍子、马鞭、马笼头等装饰品,就像对待宝贝一样呵护着它。

奔赴拉萨 追逐心中的马背梦想

在新疆养马的日子里,祁增利如饥似渴地学习养马知识,逐渐从一个养马新手成长为有一定经验的“马夫”。但他的那匹马性子刚烈,不仅他自己难以驾驭,还导致两位朋友在骑马游玩时摔下了马背。

就在那时,一位来自拉萨的老板拉巴旦增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祁增利指明了新的方向。这位老板看中了祁增利的那匹马,认为它速度快而稳,极具训练为赛马的潜力。拉巴旦增还向他描绘了拉萨浓厚的马文化氛围和丰富多彩的赛马活动,鼓励他到拉萨发展马相关的事业。祁增利的心中燃起了希望的火焰,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2021年10月,祁增利亲自押车将两匹赛马送往拉萨,他返回新疆后和拉巴旦增一拍即合,共同投入积蓄斥资几十万采购马匹。其中包括小马驹和新疆伊犁的赛马等。同年11月底当地解封后,他带着这些承载着他梦想的骏马,踏上了前往拉萨的征程。

然而,旅途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饲料喂养问题,许多马匹在运输途中出现了消瘦的情况。到达拉萨后,他日夜守在马场,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照料着这些马匹,帮助它们尽快适应高原。他说:“我害怕马因为不适应高原,健康方面出现问题,所以自己一点不敢马虎。”

创业挫折 在困境中坚守初心

来到拉萨后,祁增利仿佛进入了一个马的王国。无论是农牧区的老百姓,还是在城市中的居民,大家都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拉萨各县(区)每年都会举办各种类型的赛马活动,那热闹非凡的场景让他坚信自己来对了地方。他看到了拉萨赛马市场的巨大潜力,更加坚定了在马行业发展的决心。

2023年,是祁增利创业生涯中的一个高光时刻。他带着自己的两匹赛马参加了山南市在羊湖组织的一次赛马活动,在3000米赛马比赛中,他的马如离弦之箭,一路领先,轻松夺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10000米的比赛中获得第五名的优异成绩。那一刻,他心中的喜悦如同绽放的烟花,照亮了整个夜空。2024年,他自己的赛马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组织的赛马活动中,再次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取得了8000米第一、10000米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些荣誉让他更加用心地养马、训练马匹,遇到马匹生病时,他向新疆、北京、俄罗斯等地的行业人士请教,还自学兽医知识,只为能让马匹保持最佳的状态。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考验勇敢的人。2024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许多马匹在山上休息时,吃了不知名的野草,回到马场后就陆续生病了。尽管祁增利全力以赴地救治,但仍有十几匹马因救治无效死亡,直接亏损 80多万元。马匹数量从最多时的 22匹锐减至几匹,看着空荡荡的马场,他的心仿佛被刀割一样疼痛。

面对这一沉重的打击,祁增利的父母心疼不已,劝说他回新疆打工,不要再独自一人在外飘荡。但祁增利的心中有一股不屈的力量,他坚信只要静下心来,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就一定能在这个行业继续深耕,干出一番事业。他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兽医知识不足、养马经验不够,于是,他毅然决定花钱去外地学习,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

深耕马业 在希望中砥砺奋进前行

如今,祁增利的马场位于拉萨天堂草原景区附近的慈觉林片区,这里宛如一个世外桃源。站在马场旁边的土坡上,可以眺望远处的布达拉宫,那雄伟壮丽的身影仿佛在为他加油鼓劲;路上,成片盛开的格桑花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他诉说着高原的故事;马场不远处,一条溪流潺潺流淌,沿着溪流向上走,还能看到一条小小的瀑布,如银链般悬挂在大地上。

祁增利每隔三四个小时就要给马喂一次草料,对每一匹马都了如指掌。他如数家珍一样地介绍着它们:“这匹马是本地的马,性格温顺;这匹马是从新疆伊犁买回来的马,奔跑起来如疾风般迅速;这匹黑色的马是去年生病存活下来的马,它就像我的战友,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

祁增利告诉记者,目前,他专注于马匹繁育和赛马训练工作,试图探索西藏的马和新疆的马能否繁育出更适合在拉萨生活的赛马。他深知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但他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去尝试、去探索,在赛马行业持续深耕,回新疆学习马匹繁育技术,将先进的人工繁育技术,新疆伊犁马马匹改良经验带回拉萨。

“我在抖音上会发布一些关于养马、骑马的视频,吸引了近 6000名粉丝的关注。”祁增利说,拉萨作为一个旅游城市,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游客,祁增利也抓住了这个机遇,开展马背旅游业务,收取一定的费用来维持马场的日常开销。

当日,记者在马场看到一位学员过来找祁增利继续练习骑马技术。祁增利笑着说:“我的很多学员都是通过抖音平台找到我的,这位学员也是,她在这里学习骑马快20天了。”原来,他的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很多游客也会找过来骑马游玩。目前,他和别人合作,正在打造家庭式的牧场,希望能让更多的游客在高原上体验到骑马的乐趣。

在拉萨的四年里,祁增利和拉巴旦增在这个行业累计投入了300多万元,养马的场地也换了好几个地方。但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他计划继续扩大养马的马场,在马匹繁育、赛马领域深耕细作,争取做出属于自己的一番成就,让自己的马背传奇在高原上继续绽放光彩。(文/记者 张雪芳 图/记者 郑常容)


责任编辑:唐朕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