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 考试中心

语言的通顺连贯:高考作文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大赫
分享到:    

    用词、构句方面的语病,是属于语言规范的问题,句间的关系处理不得当,衔接不紧密,读起来不流畅,让思想跳来跳去,是属于语言连贯的问题。

    语言的连贯是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要求。因为只有语言连贯、通顺,才能讲文采,求奇警。

    考生作文中语言不连贯的有三种情况。

    第一、句与句之间缺乏合理的逻辑顺序。一段话应该有统一的话题,还要按照各句与话题的关系以及各句之间的关系合理地组织起来,才能做到“言之有序”。不仅句子之间要有合理的顺序,段与段之间也要保持合理的顺序。句、段之间的顺序反映的是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常见的有顺承、转接、平列、层进、解说等等。句、段组织得不合理,就会杂乱无章,它反映了作者的思维缺乏条理性。口头表达也好,书面表达也好,都要求“言之有序”,但于口头表达比较随便,容易横生枝节,随意粘连,书面表达则要求比较严格。

    第二,句与句之间缺乏应有的语言呼应。句子之间不仅要有逻辑上的联系,还要有语气上的联系,才能连贯、通畅。加强语气连贯的方法很多,例如主语承前省略、利用代词呼应、使用关联词语、增添过渡语言、适当重复上文的内容或语言等等。句间顺序更多地涉及到思维逻辑问题,语言的呼应则更多地涉及到技巧问题。如果缺乏这种语言呼应,读起来就会感到生硬,缺乏连贯感。

    第三,语言表述中的跳跃现象。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认识问题,学生由于对事物缺乏深入、细致的理解,对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没有弄清楚,表述时便少了一些必不可少的环节。另一种是没处理好由思考向语言的转化。心理学中把思考时所用的语言叫“内部言语”,而把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语言叫“外部言语”,由于思维的速度大大高于表达的速度,“内部言语”一般是简约而不完整的,它不太受语法规则的约束,用词欠斟酌,也不连贯,到了表达的时候,我们要经过推敲,使之完善起来。思考常常在瞬间完成,这时留在我们头脑里的往往是首尾环节,中间的环节被省略或淡化了,形诸语言文字的时候,必须把它们添补上,对方才能明白。如果表述时缺少这些中间环节,语言便不连贯。以上两种情况多出现在议论文里。

    高考作文语言的通顺和连贯是一个大问题,即使是优秀的作文,深究起来问题也不少。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