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赴法留学的李金佳同学说:“高三时课程紧张、考试频繁,不少同学一天到晚心急如焚,手忙脚乱。时间安排没有计划,首先自己就乱了阵脚。”李金佳同学说这样绝对不行,功课越忙,越要平心静气,按部就班,安排好时间,否则只会是必败无疑。
那么,怎么安排好高三这紧张而又繁忙的时间呢?李金佳同学说,高三的时间,无非是两大块:一块是上课时间,一块是自习时间。上课时间就不说了,学校已有安排。关键就在自习时间。他写道:“高三时,除去课堂学习时间,我们每天早晚各有一个半小时可以自由利用。如果以一个半小时为一个复习时间单位的话,那么每月我就有约60个这样的时间单位。我在制定每月计划时,通常这样支配它们:语文13个,数学12个,英语12个,历史8个,地理8个,政治1个,机动6个。基本做到了立足全局,兼顾6科。”
从李金佳同学的时间安排上,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他的计划,是按月来制定的。高三时临时安排的活动多,负担重,计划需要经常调整。比如,突然宣布下周有一次大的考试,那么,肯定要挤占这60个时间单位的时问进行复习。故而高三时最多按月甚至可以以周为单位来制定计划,才不至于脱离现实。
第二,主科为主,各科兼顾。李金佳同学参加的,显然是过去的6科考试,而非今天的“3+X”考试。但从他的计划看,数、语、英这3科,占到37个时间单位,几近60个时间单位的三分之二。而史、地、政这3门副科,则占到17个时间单位,约近60个时间单位的三分之一。这对我们安排时间备考“3+X”式考试,仍有启发意义。
第三,制定计划时就留下6个时间单位的机动时间,以保证计划的可塑性和弹性。这6个时间单位,占到了60个时间单位的十分之一。具体说,一天是两个时间单位,6个时间单位就是3天。
李金佳同学最后说,一方面计划有时赶不上变化,应经常调整;但另一方面,计划一旦确定,就应坚决执行,不要轻易改动。临考前最后两个月,不少同学都说:“语、数、外是平时功夫,现在应狂背政、史、地。”但他不为所动,照常复习。结果数学得了98分、英语得了95分(百分制)。“这实在应归功于我的复习计划的合理性。”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