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族学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紧邻陕西省会西安市。她是西藏自治区所属的一所办在内地的高等学校,其前身是1958年建校的西藏公学。她是西藏创办最早的高等学校,1965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民族学院是一所集文、理、经、法、工、管、医、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的现代化高等学校。现设有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哲学、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专门史等6个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学、民族学、历史学、新闻、广告学、英语(Q吧)、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法学等31个本科专业和会计电算化、财会管理、文秘与办公自动化、广告策划与制作、旅游酒店管理、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高等护理等21个高职专业。现有在校生1000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4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2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95人,教授21人、副教授174人。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有数十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省部级奖励,许多研究领域在区内甚至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藏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声誉良好。现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和《西藏高等教育研究》两种学术期刊。
学院有着良好的办学条件,较为完备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拥有藏书80余万册的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准运动场、功能齐全的实验室、设施完善的教学医院。学院占地630余亩,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景色怡人,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
50年来,西藏民族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了3万余名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遍布西藏自治区的各行各业,许多人位居重要领导岗位,学院因此被誉为“西藏干部的摇篮”。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民族学院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体师生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抢抓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奋发图强,勇于创新,学院各项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由干部培训到专业教育和综合院校的转型;办学规模实现了由千人到万人的跨越发展;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增强,结构趋于合理,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显著提高; 2003年,教育部批准我院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启了学院办学历史的又一个新纪元,使我院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研究生教育,文理并重,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办学格局。
2008年9月,西藏民族学院迎来了50 华诞。50年异地办学谱写西藏高等教育第一华章,50年辛勤耕耘培养西藏革命建设三万英才。50周年校庆,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是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是凝聚智慧、彰显风范的新契机。当前,西藏民族学院正在沿着“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坚持立足西藏,面向全国,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办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学校,努力把学院建成一所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的民族大学。
2009年西藏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报考须知
2009年我院中国哲学、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六个专业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90人,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
一、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的2009年9月,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者,且符合相关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招考;
(5)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可以再次报考硕士生,但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硕士生。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5、考生报名时不用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Q吧) 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Q吧)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二、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
考生应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逾期不予办理。
考生报名时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报考资格审查在现场确认和复试阶段进行,一旦发现考生提交的报名信息不实,取消报考、复试或录取资格。
考生提供的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必须保证在2009年7月前真实有效,若有变化请及时和我处联系。
报名时间:2008年10月,具体安排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三、考试时间和地点
考试时间:2009年1月,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考试地点:以准考证通知地点为准。
报考专业、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四、复试和体检
初试成绩公布后,考生可在网上查询初试成绩及复试资格。我校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4月中下旬,具体说明如下:
1、复试内容包括综合能力面试、专业课笔试、外语听说测试等;同等学力考生另外加试2门所报考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2、参加复试的考生一律来校应试,必须携带准考证、学历证书原件(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身份证、本人思想政治表现证明材料等。
3、体检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不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五、学院相关信息:
招生单位代码:10695 地 址:陕西省咸阳市文汇东路6号
联系部门:西藏民族学院研究生处 邮政编码:712082
联系电话:029—33755124(传真) 研究生处:李荟芹 吴宁
电子信箱:xzmyyjsc@163.com
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 拟招人数 | 考试科目 | 考试范围 | 复试科目 |
010102 中国哲学 01 先秦哲学 02 汉唐哲学 03 西藏宗教思想史 04 西藏宗教哲学 | 18 | 101 政治 201 英语 611 中西哲学史 811 宗教学原理 | 西方哲学史不包括现代部分;宗教学原理包括西藏宗教。 | 笔试:中国哲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西方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 |
030401 民族学 01 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文化研究 02 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研究 03 民族教育 | 13 | 101 政治 201 英语 621 中国通史 821 民族学通论 | 笔试:藏族历史文化 同等学力加试:民族史、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 民族教育方向复试科目为: 笔试: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 同等学力加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 | |
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01 西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问题 02 西藏资源配置与产业开发研究 03 西部民族区域经济发展 04 民族经济与法制 | 18 | 101 政治 201 英语 631 西方经济学 831 综合课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 笔试: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同等学力加试: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概论 | |
050101 文艺学 01 文艺美学 02 西藏审美文化 | 10 | 101 政治 201 英语 641中国文学史 841文艺理论 | 中国文学史包含古代、现当代文学。 | 笔试:文艺美学(偏重西方) 同等学力加试:中国美学史、文艺批评与写作 |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1 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02 先秦文学研究 03 唐宋文学研究 04 文学文献学 | 18 | 101 政治 201 英语 641中国文学史 841 文艺理论 | 中国文学史包含古代、现当代文学。 | 笔试:中国古代文学史 同等学力加试:古代汉语、中国古典文献学 |
060105 专门史 01 藏族文化史 02 藏族史 | 13 | 101 政治 201 英语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 | 笔试:中国民族史和中国文化史 同等学力加试:历史文选、民族学 | |
合 计 | 90 |
参考书目(含复试)
一、
中国哲学(010102)
1、《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
2、《中国哲学史》刘文英
3、《宗教学纲要》吕大吉
4、《西藏佛教发展史略》王森
5、《西藏佛教史略》王辅仁
6、《马克思主义哲学》(通编教材)
二、民族学(030401)
(一)藏族与喜马拉雅山地族群文化研究、藏族与中原民族关系研究
1、《中国通史纲要》,白寿彝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修订版);
3、《藏族简史》,藏族简史编写组(西藏人民出版社)
4、《 藏学概论》,王尧(山西教育出版社)
5、《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9年;
6、《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黄玉生等(西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二)民族教育方向复试参考书目
1、《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中国教育史》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外国教育史》单中惠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3)
1、《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五版)
2、《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顾问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 杨干忠(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4、《国际贸易学》,佟家栋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世界经济概论》,池元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文艺学(050101)
不指定参考书目,要求使用通编教材。
五、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不指定参考书目,要求使用通编教材。
六、专门史(060105)
1、历史学专业基础为统考科目,参考书目以教育部公布为准。
2、《中国民族史》,陈连开著;
3、《中国民族史纲要》,中国财经出版社 1999年;
4、《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藏族简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也可参考其它与藏族历史有关的书目)。
6、《民族学通论》,林耀华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7、《中国历史文选》,张大可、王继光主编,陕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