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 培训导学

拉萨那曲因材用人促进大学生“村官”成长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珊 蒋翠莲
分享到:    

    拉萨市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

    近年来,拉萨市高度重视选派大学生到村(居)组织任职,针对大学生刚走出校门就深入基层,心理“落差”较大的特点,采取三项有效措施,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

    注重教育引导,加快角色转换。拉萨市着重加强岗前教育引导,在大学生“村官”入村前,各县(区)专门组织在农牧区工作多年的老党员、老同志和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以座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县情、乡情、村情教育,传授在农牧区开展工作的经验。对基层干部艰苦的工作、生活、学习条件不隐瞒、不回避,实事求是地向大学生“村官”介绍,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结合基层实际,坚持因材用人。按照拉萨市提出的将大学生“村官”先安排到条件相对较好、困难矛盾较少的村(居)组织工作,等锻炼成熟后再统筹安排的指导原则,各县(区)委组织部在充分征求乡(镇)党委和村(居)党支部意见的基础上,把大学生“村官”安排到了交通便利、民情社情和谐的村(居)组织工作;将农村生源、懂藏汉双语、沟通能力较强的大学生“村官”安排到了社情民情相对复杂的村(居)组织工作,以便较快进入角色,早日锻炼成才。

    构建服务平台,加强组织关怀。各县(区)建立了组织部长与大学生“村官”的沟通机制,大学生“村官”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与组织部长进行沟通探讨,把在农村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工作体会和经验说出来,畅通了大学生“村官”反映问题的渠道。在生活上,为大学生“村官”解决了住房和用餐问题,各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对大学生“村官”大力支持,积极帮助,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热情。

    那曲激励大学生“村官”建功立业

    去年,58名大学毕业生通过考试被录用到那曲地区各村工作。一直以来,那曲地区高度重视大学生到各村任职工作,并立足实际,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强化锻炼,确保大学生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

    58名大学生到地区后,那曲地委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帮助大学生消除思想顾虑,使他们尽快适应基层、进入角色。同时,各县(区)、各乡(镇)还为大学生配备了必备的办公设备和生活用品,村党支部书记不定期地对他们进行走访慰问、交流思想,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工作上给予帮助,坚定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奉献基层、创业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针对大学生“村官”对农牧区工作普遍不了解、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实际,那曲地区建立了村干部帮带、乡镇领导帮教的制度,让大学生“村官”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起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手把手传授村务管理、民间纠纷处理、农牧业服务技术等实践经验,使他们尽快熟悉村情民意,更快适应基层工作。58名大学生“村官”把农牧区作为大显身手的舞台,积极参与到畜牧兽医、法律宣传、扫除青壮年文盲等实践活动中,共走访群众630多户,撰写高质量调研报告24篇。2008年底,有8名大学生“村官”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受到了地区的表彰奖励。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