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申扎县采访期间,从我们见到“西梦达”羊毛制品的那刻起,所有的人都被它那精美的工艺和品质深深吸引,但谁也没有想到它们居然产自申扎县职业教育学校。
该校校长唐小燕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申扎远离那曲地区和拉萨,严重缺乏职教学生实训的场所,因此,将产、学、研结合起来,为孩子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
考虑到牧区羊毛资源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品质,因地制宜,2008年4月,申扎县职校的老师们利用县政府和县教体局投入的20万元资金,从江苏省购回了羊毛被简易生产线,经过紧张调试,于当年7月投入了运行。
经过选拔和考核,12名职校的毕业生幸运地成为羊毛被加工厂的技术工人。在车间,我们见到在洗毛、烘干、抛毛、梳理、磨盘、衍缝、封口各个程序当中,他们技巧娴熟,充满自信。22岁的技术员巴桑卓玛十分高兴地说:“作为偏远县里职校的毕业学生,我们很幸运,每月有1000元的工资,还真正学到了技术,有了盼头。更重要的是,这里为弟弟妹妹们也提供了学习、锻炼的机会!”
在车间外晾晒羊毛的职校学生中,从初中二年级分流到职教班学习缝纫的次仁罗布告诉记者说:“我们初中二年级的同学经过考试,如果成绩不是太好,就可以分流到职教班,学习自己喜欢的职业技术。现在有了羊毛被厂,我们职教班的学生也可以到这里勤工俭学,实践自己的技术,而且每个月还有100元的补助,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申扎县职校羊毛被加工厂的建立,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实践、就业的平台,更惠及了县里的牧民群众。加工厂经理秦立军告诉记者,厂里每天最多的时候需要生产50床被子,原材料需求很大。牧民群众就把羊毛交给当地的乡、村干部,由他们统一收购,而且每斤羊毛还多付给群众3毛钱,既保障了原材料的供应,也切切实实给群众增加了收入。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申扎县职校的羊毛被加工厂已经初具规模,成为申扎县特色产品开发培训基地,总产值达54万元。在2009年6月,工厂还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西梦达”,申扎县的职业教育随之有了自身的“造血”功能。原先不曾设置的缝纫、电焊、藏医、编织、“歌踏”、绘画、大棚种植等专业,现在在申扎县职校应运而生,广大的牧区孩子也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希望。
16岁的加央拉姆是缝纫班的学生,从去年5月就开始学习缝纫技术,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被单、被套的加工了。腼腆的她开心地对记者说:“在班上学到了技术,还有计件工资可以拿,真是太好了!都有点不想回恰乡4村的家了,想学习更多的技术,然后在那曲找份工作!”
孩子们的希望就是申扎县职校老师们的动力源泉。今年7月2日,申扎县职校的“西梦达”特色产品网络店正式营业,就在当天,网店做成了来自湖南衡阳的第一笔生意。目前,他们的羊毛被产品网络排名已在全国同行产品的前列。校长唐小燕很有信心地告诉我们:“我们会更加努力,研发更多的系列产品,就像我们的品牌‘西梦达’一样,不断提高我们职业教育的造血功能,走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产、学、研的路子,托起孩子们明天的希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