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 人才就业

藏大学子创意3个月稳赚18万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西藏商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在日前结束的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西藏大学选送的“西藏当雄县藏族风情园总体规划”作品荣获二等奖,这是西藏大学学子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

    [考察]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据了解,这一项目开始于2005年,当时,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的几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当雄县进行实地考察,他们发现,虽然当雄县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其中最具吸引力、对旅游创收最具影响力的景点还是纳木错。那么,如何让当雄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把游客“留”在当雄呢?经过考察,同学们发现,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外,当雄的旅游业“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发挥”,那就是在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住宿和服饰等方面做文章。那么,为什么不能从文化方面入手,建一处“藏族风情园”,开展休闲娱乐和餐饮服务呢?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同学们最终将这一项目定位为“以休闲娱乐、参与体验为主,集旅游、餐饮、住宿、度假、理疗等为一体的具有藏民族传统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区”。随后,同学们开始着手设计工作,并得到了当雄县旅游局的大力支持。

    [设计]

    “风情园”前身是飞机场

    负责“风情园”图纸设计的曾左亮同学说:“整个‘风情园’用圆形栅栏围成,栅栏里面是一个个帐篷,其中的巨型帐篷面积较大,能容纳大型的民俗表演、婚礼和歌舞晚会,可以让游客们体验过林卡的感觉。‘风情园’中间设有锅庄舞台,游客除观赏锅庄外,还可以观赏传统的藏戏。此外,两条小溪从‘风情园’中间穿过,可供游人戏水……”然而,这样一个美丽的“风情园”,却是在一处废弃的飞机场上建成的。曾左亮同学告诉记者,当雄县境内多山,平坦的土地并不好找。这个废弃的飞机场不但平坦,而且附近有两条小溪流过,非常适合开展各种休闲活动。此外,机场的位置恰恰处于当雄县城和纳木错之间,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再好不过。

    整个设计完成后,于2006年6月被当雄县旅游局采纳,并于当年8月投入项目具体实施。

    [效益]

    3个月收入18万元

    “2006年夏天,‘风情园’正式投入运营。”参加设计的张文敏同学说:“当年8至10月,‘风情园’直接经济收入就达到了18万元,并吸收了53名当地农牧民就业;2007年,‘风情园’还承担了‘第二届纳木错国际徒步大会’的接待任务。”

    当雄县旅游局为“挑战杯”主办方开具的《成果采纳应用证明》中这样写道:该项目对于增加我县农牧民经济收入、解决农牧民就业、发展我县旅游经济、优化我县国民经济结构,起到了极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副院长图登克珠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收获更多的新想法和新思路。”在“挑战杯”比赛中,张文敏曾这样说:“我们的优势在于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个项目别人做出来可能只是空谈,但对于藏族同胞来说具有实际意义。我们就是想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西藏,促进西藏的进一步发展,这便是我们对于    ‘挑战杯’精神的理解与实践。”

    [链接]

    除“风情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收益,并在“挑战杯”中获得二等奖外,西藏大学工学院的“智能藏语识别汽车及展厅设计”、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中的要素贡献分析”、“西藏跨越式发展中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林芝校区农牧学院的“巨柏同工酶变异及濒危机理”分获信息技术、管理、经济、生命科学类三等奖,在获奖数量和类别上都是空前的。西藏大学团委副书记次央说:“这是西藏大学参加‘挑战杯’的历史最好成绩,而且在自然科学方面我们取得了‘零’的突破。”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