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 人才就业

西藏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侧记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日报》    记者 记者 杨念黎 陈曦
分享到:    

    春播时,菜农整日待在大棚里,挖土、整畦,他们会像捏面团一样把稍粗一点儿的土块搓碎,把菜畦弄得平平整整,擦一擦汗水洒下希望的种子;夏天到了,草原上空白云朵朵,地上绿草如茵,成片的羊群如洁白的珍珠洒满了整个草原;到了收获的秋天,青稞绽开了笑脸,欢快地随风上下起伏,等待着勤劳的人们前来收获胜利的果实……而这一切的一切,离不开藏民族的勤劳和智慧,更离不开先进的农牧业实用技术。

    农牧业科技——

    增收的好帮手

    农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我区广大农牧民的科技素质,为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自治区农科院已初步落实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55项,总经费投入1亿多元,与2010年科技项目经费相比,同比增长40%以上。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区农牧业的科学发展,通过农牧业实用技术的推广让农牧民持续增收。

    农牧区经济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以拉萨市为例:2010年,拉萨市农牧业增加值完成9.14亿元,年均增长7.76%。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2010年,拉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3.44元,年均增速达到15.81%。

    我区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增收,都得益于党和政府对农牧民的优惠政策和农牧业科技的发展。拉萨市农牧局局长刘俊博说:“‘十一五’时期,拉萨市大力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用柴油补贴。农田有效灌溉率达到85%。农机总动力达到47万千瓦,农机化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农田和草场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施退牧还草400万亩,草原退化的境况得到进一步遏制。国债沼气入户工程累计达到2万余座,适宜地区沼气普及率明显提高。”

    农牧业实用技术推广——

    任重而道远

    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加强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特别是青稞生产面积。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大力实施农作物良种工程,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力度。推进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系统建设。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推进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和高产创建活动,继续实施提高粮油单产行动计划,提高粮食作物单产。

    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大力发展农牧业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特色种植业、蔬菜产业、养殖业、加工业四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绿色饮食产业。“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工程,推行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打造特色优势品牌,促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刘俊博说。

    据悉,在今后的5年里,我区将加大农牧业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普及力度。大力推广应用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农业机械化、无公害安全生产、重大病虫草害防治、农畜产品深加工等先进实用技术,为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坚持以发展现代农牧业、建设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基地为方向,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首要任务,以农牧业的市场化、规模化、标准化、人才化为支撑,以优化农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为抓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农牧业现代化路子。

    农牧业项目建设——

    特色产业异军突起

    据了解,我区将继续坚持“项目带动促发展”的发展思路,把争项目、建项目、管项目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自治区农牧厅把2011年定为“项目监督年”,还专门成立了农牧业项目监督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

    我区各地市按照“一产上水平”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高度重视农牧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与管理,通过项目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深受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如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岗德林蔬菜基地;林芝地区波密县天麻种植;昌都地区左贡县、芒康县的黑山羊养殖项目;那曲地区班戈县的绒山羊生产基地项目;阿里地区札达县蔬菜大棚项目;日喀则地区岗巴羊、藏系绵羊短期育肥项目,白朗县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紧紧依托农牧业特色产业基地和特色专业村建设,积极稳妥地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刘俊博说:“拉萨市将重点推广‘协会+农户’、‘基地+协会+农户’、‘企业+协会+农户’、‘支部+协会+农户’、‘能人+协会+农户’等五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运营模式。”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收入,真正发挥农牧业实用技术的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