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隆县把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着力加强培养,围绕五项措施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活力。
“压担子”。积极鼓励大学生“村官”参与各村(居)的具体管理工作,要求他们熟悉本村(居)情况,当好“六大员”,即基层党建宣讲员、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为民服务代理办事员、村“两委”班子文秘员、密切上级党组织的联络员、争当党员先锋示范员,在实际工作中接受锻炼。
“给方子”。建立专人帮带机制,对大学生“村官”实行“3+1”联系“传、帮、带”,即每名大学生“村官”与一名组工干部、一名乡镇班子成员、一名优秀驻村干部共同结成对子,在工作、学习、思想上进行全方位帮带,当好他们的“导师”,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
“搭台子”。成立大学生“村官”党支部,搭建大学生“村官”群体学习、工作、生活交流平台,起到关注心理动态、关心工作环境、关爱生活状况的党内关怀作用;在实践中搭建成长平台,引导他们做好主持一次党员群众远程教育培训、组织一次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制定一个年度党建工作规划,提升谋划、领导水平。
“架梯子”。及时将能力强、成绩显著、具备条件的大学生村干部列入乡村后备干部,积极做好引导工作,力争在本村干部职位出现空缺时逐步让其担任实职成为“领头雁”,发挥更大作用。全县已有5名“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3名“村官”担任乡党委委员或副镇长。
“拓路子”。注册成立了大学生“村官”创业协会,成为“村官”工作的一个亮点和创业服务的载体,并以协会的名义与每位“村官”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通过协会争取资金30万元,帮助成立了吉普村竹编合作社和帮兴村养猪合作社;投入10万元用于开展玛嘎村藏酒加工、热玛村野花椒种植、达曼村铁器加工等项目,重点为村集体经济实体服务。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