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 人才就业

“王记棒棒鸡”的创业情结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鹿丽娟
分享到:    

    1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仅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在我们有限的人生旅途中却是一个长长的时间跨度。来自四川的王凯夫妇与拉萨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样,跟随着拉萨跨越式发展的脚步,分享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硕果。

    2003年,在成都做小本生意的王凯夫妇来到拉萨,在老乡店内打工谋生。一年以后,老乡要改行做其他生意,王凯夫妇便接手了现在的“王记棒棒鸡”。

    创业难 风雨同舟

    刚接手店铺的那些时日,王凯夫妻俩的日子过得非常清苦。为了巩固好已有的客源,王凯不论刮风下雨都坚持送外卖,不管客户的消费量有多少,王凯都会立刻送货上门。

    期间,有一件事直到现在都让老板娘徐晓雪记忆犹新。一次,王凯像往常一样出去送外卖,徐晓雪一个人在店子里忙活着,等到晚上打烊时,夫妻俩才发现放在店子里准备第二天交房租的钱包不见了,这可急坏了徐晓雪,一直很坚强的她放声大哭起来。看着痛苦伤心的妻子,王凯心疼不已,他不仅没有责怪妻子,反而给予她安慰。

    第二天,王凯很早就起床去找房东解释,拜托房东再宽限几天时间交房租。随后,王凯硬着头皮前往几个老乡处借钱凑房租。“那时我们很难、很苦,但我们一直很齐心,我们相信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徐晓雪眼圈红红地对记者说。

    凭良心 货真价实

    “小徐啊,今天称半斤夫妻肺片、半只棒棒鸡啊。”3月28日下午,拉巴次仁老人牵着孙子来到王记棒棒鸡店门前熟络地说道。“好嘞,拉巴大叔,马上就好。”徐晓雪热情地招呼着。

    王凯和徐晓雪从进藏选择做饮食生意开始,就始终想着做好街坊生意。几年来,夫妻俩从货源上,一直保持选最新鲜、有品质的货源,特别是他们制作卤菜使用的油,一直选用纯正的菜子油。

    王凯憨厚地笑着说:“我们从四川老家带来自己家乡的特色小菜,打不响名气没关系,但一定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酒香不怕巷子深,我们做良心生意,这样不怕没有回头客。”

    听完王凯的话后,拉巴次仁老人也竖起大拇指说:“你说得好啊,不枉我们这么多年都光顾你们的生意,现在我们还把你们家的棒棒鸡改良成了火锅,每次吃完棒棒鸡后,还会煮许多蔬菜在里面,很美味。”

    用真心 换来真情

    每天的下班高峰期,来店里购买熟食的顾客开始多了起来,王凯夫妇俩也开始了最忙碌的生活。这几年,他们店的环境好了许多,厨房和门市都各雇了一个帮工。

    性格爽朗总是面带微笑的徐晓雪开心地说:“前几年,我们店门前的下水道没有修好,交通不是很方便,来买卤菜的人相对就少些。可这几年就不同了,门前的下水道不仅修好了,店门前还可以停车,许多市民都会开着私家车来买,生意好了许多。”

    在徐晓雪的记忆中,有许多次她因为太忙,算错了账,多给顾客找了钱,可许多次,客人都会把钱还给她,虽然只有十几元钱,但这让徐晓雪很是感动。

    从人生地不熟、没客源,到现在熟客已成为朋友,这让王凯夫妇的生活有了质的改变。现如今,王凯夫妇老家的亲朋好友只要有进藏旅游的,徐晓雪都会很妥帖地接待,徐晓雪总会像介绍自己家乡一样介绍布达拉宫、大昭寺、宗角禄康公园……她会告诉内地的亲朋好友:“现在我们的好生活,还要多靠政府的好政策,现在的拉萨交通便利,比起10年前,拉萨更加和谐、经商环境更加优越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