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方政府官办的学校分俗官学校(藏语称“仔康罗札”)和僧官学校(藏语称“孜罗札”)。这些学校实际上并非是系统学习知识的场所,只不过是为西藏地方政府培养各级官员训练班。学生绝大部分是贵族子弟,学校规模不大,规格不高,基本属统治集团专有。据统计,1951年前西藏有这样的旧式官办学校6所。
俗官学校。俗官学校又称“仲科”学校,是七世达赖喇嘛亲政时创办,校址在大昭寺东侧。它受西藏地方政府下设的两大部门之一的“仔康”(审计处)管理领导。学校经费来自西藏政府为其划拨的封地封民粮税,藏政府有时也补贴一些。学生入学的条件是:一、世袭贵族子弟;二、有世袭庄园;三、有一定私塾基础、粗通文墨者。学习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而设定的,主要有各种礼仪礼节教育、藏文书法文法、各种应用公文和征收赋税筹算科目。俗官学校实际兼有西藏地方审计机关和学校双重职能。会计官负责管理和指导学校工作,会计员即教师。学生学习年限也无严格规定,有权势、有经济实力者可被提前任命为各级官员而享有政治特权,也有学习一、二十年不被任官的 “老学生”。教师鉴定学习成绩的方法别具一格。以算学为例:将大小不等的数十种石块、木块装于袋中,令学生摸之。石块、木块的大小形状代表数目的多少,能迅速而准确地数清者为及格。可见其方法之原始落后。
僧官学校。僧官学校又称“孜仲”学校,是专门为西藏地方培养僧官的学校,由西藏地方政府下设的两大部门之一的“译仓”(秘书处)领导。除拉萨外,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也有僧官学校一所。学校经费来源与俗官学校相同。教师由一些卸职的僧官或选派有学问、有经验的僧人担任。学生是来自西藏各寺院的僧侣,多数是大差巴的子弟,也有少数平民子弟。课程以宗教仪程、程序、经咒、法器为主要内容,也学藏文文法、词藻理论、应用公文、算学等。从僧官学校毕业的学生称“孜仲”,西藏地方各级僧官一般都必须从孜仲中选任。
官办职业学校。这是藏族科技性质的学校。主要培养医生的医师学校。这类学校虽然不多但历史悠久。早在吐蕃时期,医学家玉妥· 云丹贡布就创办了医师私立学校。到了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开始创办公立的医师学校,先后在哲蚌寺、布达拉宫和日喀则等处创办过几所医师学校,但时间不长都停办了。五世达赖时,药王山“奇丽智慧林”医师学校(现西藏藏医学院的前身)创立,政府给其拨有封地,经济上给予优厚照顾,因此一直延续下来。十三世达赖亲政时期,创办医算学校一所,藏语叫“曼孜康罗札”,它既是西藏地方政府的医算机构,也是西藏唯一的一所医算专科学校。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为群众防病治病的医药人员,研究为农牧业生产服务的天文历算。这所学校不同于俗官学校和僧官学校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学生均系平民出身,所学专业又不能直接为统治集团服务,所以学校实际上并不被藏政府所重视。但是,医算学校注意面向社会,为群众治病防病,坚持“医药不分家”的优良传统,重视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既通医理,又懂药性,增强了教学效果,成为西藏教育史上培养医药、历算人才的重要基地。藏族医算学校虽然不可避免与寺院医学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它毕竟是一所独立的科技学校,是对传统观念的一个重大突破,具有崭新的时代意义。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