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 园丁笔记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2015年03月21日 11:22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李文博
分享到:    

  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在当今改革开放日益深入,高新科技日益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推行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推行素质教育,应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结合起来,使各种类型、各种水平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自主的发展,要重视第二课堂对第一课堂的延续,重视兴趣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不断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和谐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素质教育既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又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一方面要克服“应试教育”的痼疾,把立足点回归到提高人的素质上;另一方面又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迅速进步,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素质教育是一项崭新的宏观工程,其教育思想、内容、方法、手段、运行机制亟待深入研究。

    在进行素质教育时,应改进方法,注重实效,打破科研工作的神秘性,提倡普及性、实践性和实效性。推进素质教育是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科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带头投入科研,要做到重点攻关与广泛发动相结合。只有这样,广大教师才能从科学的角度,对素质教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更好地实施。

    素质教育既然是一种更高层、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那么毫无疑问地需要一支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现实条件下,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班级,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主环节在课堂,而班级教育、学科课堂教学的直接施教者归根到底是教师。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首先取决于是否具有良好素质的教师来引导和示范。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如何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牽可以派出离岗进修,可以在师训部门和师范院校指导下在岗进修,可以在校内以老带新、师徒结对等等。但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在教育科研或教研部门指导下,教师积极参与有实际针对性的教育调查、专题研究、课题实验等。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对教育科学的研究。只有这样,广大教师才能从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个根本出发,自觉在教学工作中推行素质教育。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