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数民族教育中使用双语(即本民族语言和汉语)教学,让少数民族通过汉语学习科学文化和生产技术是最便捷、最经济、最实际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到了语言又学到了知识,还可以促进民族繁荣和发展。
目前,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与纯汉语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接受少数民族语言授课的学生的知识量相对比接受汉语授课的学生少。用民族语言编写的教材,基本上是从汉语翻译或编译而来的,有相当多的教材翻译不完整,即使有的课程用汉语授课,由于教师和学生的汉语水平所限,教学内容也难以全部完成。其次,图书资料藏有量和占有量少。对于大量的图书资料和网络信息,民族学生由于汉语水平和使用能力的差距而产生教育资源使用上的差距。这些差距表现为高考、中考录取分数线的差距。这种差距还将在中、高等教育中持续。民族教育中汉语教育水平不高是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使用双语教学,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可以缩小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各方面的差距,最终达到消除民族语言教育与纯汉语教育在教学质量上的差距。许多少数民族学者、专家和高科技人才,都是民族语言与汉语兼通的人才。
少数民族学生经过中小学的汉语学习,大多数基本上能达到进入专业学习所需的汉语水平。目前,在有些学校的汉语授课中,一些教师反映学生听不懂,教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因此,有必要改进和提高双语教学中的汉语教学。
改进和提高双语教育中的汉语教学的方式、方法很多。笔者认为,首先要克服母语习惯,创设语言环境较为重要。在初、高中阶段,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混合编班有利于克服母语习惯,可以形成语言互动的氛围。随着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其数理化成绩也会有很大的提高,这也必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必须达到应有的水平,这是落实汉语授课的基本保证。目前国内有的学校主要是通过评职称来设定标准,以促使民族教师汉语水平达标。目前,内蒙古大学、延边大学、西藏大学以及国内其他有少数民族学生的大学都普遍使用汉语授课。事实证明,汉语授课缩小了民族语言教育与汉语教育在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上的差距。从而缩小了民族间教育水平的差距。另外,教育行政机构应对学校汉语教育水平进行客观、权威的测评,对学校汉语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督促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