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被省政府列为首批重点中学。1985年秋,受辽宁省政府的委托,辽阳一中承担了创办内地西藏班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成为全国最早创建内地西藏班的学校之一。目前,学校有西藏班17个,西藏学生近700人。辽阳一中教职员工用自己的爱心和热情,培养了两千余名优秀藏族毕业生,为西藏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这所汉藏合璧的省级模范学校,曾先后5次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表彰。校长王会勇于2004年9月任辽阳市第一中学校长后,勇挑汉藏教育重担。他强调“合作和谐”、“依法办校”,针对汉藏合璧的办学特点,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让和谐校园成为师生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为实现“校本课程多样化、学生成长自主化、教师发展专业化、学校文化人文化”的办学目标,坚持“科研兴校、创新施教、质量立校”的发展思路和“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发展方向,全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为了改善办学条件,该校多方奔走,筹措资金,修建了西藏班教学楼,维修了体育场馆和报告厅;新建了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设施先进的食堂、高质量的塑胶操场、现代化的电教室等。崭新的校舍,先进的设施,美好的规划,无不凝结着该校员工的辛勤汗水。该校多次受到辽宁省、辽阳市及西藏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该校曾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一个能培育出高素质学生的好学校,离不开一个富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像辽阳一中这样汉藏合璧的学校更是需要如此。
该校校长王会勇告诉记者,他们十分注重全面推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办学实际,启动青年教师培养和名师发展战略,通过扩大市内外的校际交流、考察、学习,拓展教师视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尤其强调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新秀教师的培养,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措施、有奖惩。我们强调“五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中青年教师研讨课、外出学习回校后汇报课、青年教师评优课、新上岗位教师达标课,把不同层次的教师逐步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该校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挖掘艺术教育的潜力。校长王会勇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爱上体育课,喜欢唱歌、画画却不愿上音乐课、美术课,他们就研究推出舞蹈、器乐、手工编织、剪纸、素描、陶艺、武术、轮滑、篮球、足球、排球等选项教学项目,打破了原来的班级界限及原来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基础,重新组成选项教学班授课,把本应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乐趣中体会知识的奥妙,从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为推动选项教学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学校先后投资50余万元装修了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陶艺室、阶梯教室、体育馆,并购置了各种乐器、画板、轮滑鞋及各种球类。
(责任编辑 巴桑旺姆)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