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五年级学生卓玛仓决在整理内务。张学军摄 |
9月中旬,在西藏采访"两基"攻坚时,听说校长云丹守望世界海拔最高学校四年之久,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校长的事迹后,便要求前往采访,但陪同的自治区教育厅老师不敢做主。因为云丹所在的学校,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完小位于的喜马拉雅山北麓,海拔高达5573米,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是人类生存极限地。经记者多次请求,教育厅领导终于同意。
9月22日,我们乘坐丰田越野从浪卡子县城出发,前往普玛江塘乡完小。汽车刚出县城就驶入茫然戈壁,一路风尘,遇山翻山,遇水涉水,在一个山谷中还幸运地邂逅了5只藏羚羊。在翻一个6000多米高的山峰时,出现险情,昨晚的一场瑞雪覆盖在往年的积雪上,车轮打滑。幸亏司机处变不惊,化险为夷。不足百里的路程,经三小时颠簸,终于到达。
普玛江塘完小是普玛江塘乡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一所窗口学校。完小建于1986年,过去是断垣残壁,四处漏雨透风,教室如冰窖一般,经几次改扩建,教学住宿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为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221平方米,有141名在校学生,6名教师。
由于普玛江塘乡气候十分恶劣,大风暴雨、积雪成灾现象时有发生,校长云丹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风大得一年需要4面国旗才能坚持下来"。这里高寒缺氧,年平均气温零下35度,冬天经常冻伤师生的手和脸,即便在室内生火,也只有前身热,后身仍然冰凉。还有高原心脏病、风湿病的困扰,使当地群众的平均奉命仅为45岁左右。为了师生员工的健康,虽然采取了"寒假长、暑假短"的措施,但由于该乡冬季时间长、夏季时间短,每年11月初就放假,次年3月中旬才开学,使得普玛江塘乡完小的教学时间只有8个月。
上级曾有意把学校迁往山下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但经过调查,如果那样,将会造成新的辍学问题,因为新校址离最近的学生家也有35里的路程,这里不通公交,学生上下学无法解决交通问题。 因此,一批批教师坚守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一百多个孩子,默默燃烧自己,照亮别人。31岁的校长云丹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大得多。云丹2003年来到完小当校长,以"缺氧不缺精神"的工作态度,一干就是四年,先后被评为县、自治区优秀教师。今年,县教育局打算把他换下来,但他说,只要我的身体顶得住,就要在普玛江塘继续干下去。为了表示决心,他们夫妻商量后,把孩子、自留地托付给亲戚代管,爱人毅然来到完小,无偿帮助工作,适度缓解了学校教师严重缺编状况。而此时的云丹已患上风湿病和高原心脏病。按惯例,一般到普玛江塘工作两到三年就换岗,云丹在普玛江塘的工作已进入第五个年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普玛江塘完小其他五位老师同甘共苦,常年工作生活在这里,他们是白玛、仁青、扎西次仁、贡布、扎西。46岁的扎西年龄最大,看上去至少要比实际大上十岁。他们都有关节炎,嘴唇都紫得发黑,他们每人每周至少要承担28节课的工作量。
普玛江塘完小现有6个年级,全部为寄宿生,从1991年代开始,就享受"三包政策",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卓玛仓决姐妹俩都学习生活在这个学校,父母都是牧民,年收入很不稳定,要不是政府的减免政策,姐妹就有失学的危险。
普玛江塘完小一天上七节课,上午九点半开始早读,下午一点吃午饭,四点上课,七点吃晚饭。没有晚自习,没有电视可看,因为晚上八点到夜里十二点停电。学校自备的柴油发电机由于经费问题,用得很少。晚饭后孩子们自由活动,早早地睡了,老师们则在烛光下备课,双休日凑在一起打打牌。这里没有手机信号,有线电话通话时,声音滞后现象突出。开学后,家长与孩子很少有联系,学期结束时,学校挨个把学生送回家。普玛江塘全乡约两百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仅有八百多人口,居住分散,没有集市,学校的生活必须品都是从县城采购回来的,学校有一台手扶拖拉机与外界保持联系,出去一趟要三五天,这是校长和师生最揪心的时刻,怕出意外。也是校长和师生最盼望的时刻,能够带来外面的信息。
普玛江塘完小跟其他学校一样,存在开课不足问题。英语、音乐、美术等都是其他老师代的,没有科班出身的专业老师。据县教育体育局扎西次仁局长介绍,全县仅有两三名美术专业毕业师范生,乡镇学校没有一名专业英语教师,这正是扎西次仁局长最头疼的,他说其他课任何老师都能对付,唯独英语没法子,光会藏语汉语不行,仅有的几个英语老师,只好全县学校循环使用,因此英语教学进小学还难以全面推开。转眼间,午饭时间到了。孩子们自觉按班级排队打饭。记者面对好客的老师精心准备的饭菜,却难以下筷。陪同的老师见我头痛欲裂的惨状,摧促我赶紧下山。因脑袋"断路",头天想好的问题,啥也想不起来了,只问了采访本上记的几个问题,遗憾地结束了采访。
下山的时候扎西次仁局长告诉我,教育局为这里的老师们都上了"三险",还准备投入30万元,对教室和宿舍进行改造,在每幢房子前加上一个玻璃走廊,好让师生们在温暖一些的环境下学习。喜马拉雅山被誉为世界屋脊,在世界屋脊上教书的教师可谓是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脊梁",在这里读书的孩子就像雪域高原上盛开的雪莲花傲霜斗雪、健康成长。
来源:中国教育报摄影部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100082 )
(责任编辑 巴桑旺姆)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6名教师和他们的学生。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完小学生在观看美术教学光盘。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举行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进行反分裂、爱祖国教育。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中午开饭时间,老师负责打菜,值日学生负责打饭,因个头不高,值日生只能上到灶台上,跪着打饭。 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校长云丹辅导学生。云丹今年被自治区评为优秀校长。 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校长云丹已在这里工作4个年头,今年教育局准备给他调换岗位,但他表示继续留在这里工作,按惯例在这里工作两到三年就换岗。 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生物课上,学生在用显微镜观察作物标本。 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课堂上的孩子。这里由于高寒缺氧,小孩子的脸上都布满细纹。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电脑课上,孩子们愉快接受现代远程教育。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孩子们在吃午饭。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孩子们在排队吃午饭。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2日西藏自治区浪卡县普玛江塘完小学生午饭后在操场上活动。张学军摄。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