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 圣城名校

西藏民族学院建校45周年 继往开来创辉煌

2015年03月21日 11:23    来源:《西藏日报》/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西藏民族学院校庆宣传组

    1958年,西藏民族学院的前身西藏公学在陕西省咸阳市成立,迄今已走过了45年的光辉历程。虽然西藏民族学院建在咸阳,但她却和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对西藏的发展功勋卓著,见证着西藏经济的飞跃发展。面向西藏,服务西藏,建设西藏成为西藏民族学院永不褪色的精神。

            历史铸就永恒的精神

    西藏社会从封建农奴制社会一跃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后,又和全国一起开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其历史进程跨越之大是其它地区所没有的。这种历史性的社会大跨越必然决定西藏的高等教育不能简单照搬其它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模式,而要从西藏的实际出发,走适合西藏社会发展的路子。西藏民族学院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的调整和变革,都离不开西藏的需要,都是在主动适应这种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这正是西藏民族学院精神的历史基础。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根据当时的形势,在西藏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祖国内地办学的指示,目的是通过文化教育、政治思想工作、劳动生产锻炼和实际工作训练,在几年内培养出一批忠实于祖国,忠实于社会主义,忠实于西藏劳动人民的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1958年9月,“西藏公学”在陕西咸阳成立了,数以千计来自西藏高原的翻身农奴子女怀着喜悦的心情汇聚咸阳,开始了崭新的生活。西藏的高等教育事业也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

    1960年,西藏的民主改革取得了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西藏工委对公学提出除继续培养民族干部外,还要在翻身农奴中尽快培养出一批急需的各种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新要求。根据这一要求,公学在1959年开办的藏文专修科的基础上,陆续开办了畜牧兽医、会计、邮电、卫生、师范等专业,开始了西藏高等教育史上大规模的专业教育。1965年,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完成了由干部培训到现代高等教育的转变。1978年,学院开办了第一个本科专业——政治理论专业。1980年以后,随着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恢复,西藏民族学院各系相继开始本科教育招生。

    1984年4月,中央召开了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的教育、文化、科技工作提出了要求,为西藏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1987年,西藏召开了西藏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了西藏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2003年,西藏民族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是西藏民族学院办学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也是西藏民族学院精神的又一次升华,45年丰富的历史积淀,让这一精神愈久弥坚。

            西藏干部和专业人才的摇篮

    一所高等院校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它所培养的人才。“西藏干部和专业人才摇篮”的美誉,是人们对西藏民族学院为西藏建设培养人才、作出贡献的充分肯定。放眼雪域高原,无论是在辽阔的藏北草原还是在富饶的藏南谷地,无论是在景色秀丽的雅鲁藏布江河畔还是在气势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脚,到处都能看见西藏民族学院毕业生的身影。一位在藏工作多年的西藏民族学院毕业生曾为此撰联:“四十五载悠悠岁月耕耘渭水河畔育桃李,三万余名莘莘学子献身西藏高原竞风流”。

    昔日的西藏民族学院学子有许多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和高级人才,工作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新闻宣传、邮政电信、财政税务、公安政法等各条战线。他们中有领导干部,有艺术家、作家、教授,也有工程师和医学专家。

    为了西藏的繁荣,奉献青春的民院学子,正是西藏民族学院精神的鲜活反映,是民院精神代代相传的不朽载体。

            为西藏高等教育拓荒

    历史把发展西藏教育事业的重任交给了西藏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45年来,在办学历程中,辛勤耕耘、勇于开拓,对西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她是西藏第一所大学,她就像一个母体样,衍生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参天大树。今天西藏高教的农学、兽医、林学、机电、藏语、财会、医学等众多专业都由这个母体脱胎而生。

    近几年,西藏民族学院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是勇于开拓,敢于创新的。1998年前后,西藏民族学院根据西藏人才的需要,设置了外语、新闻、信息工程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民族学等专业。2003年,民院又设置了金融学、广告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等5个新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西藏民族学院也积极适应西藏的需要,一方面积极学习、借鉴现代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开设现代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一方面开设了具有西藏特色的民族文化课程。

    西藏民族学院45年来的成就,离不开一支忠于西藏人民、忠于民族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他们是西藏教育事业的拓荒者。

    1960年前后,一批热血青年从内地著名的大学来到了西藏民族学院这块热土,奠定了西藏高等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基础。他们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科学研究,许多人成为西藏高等教育史上卓有成就的专家、教授。改革开放以后,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来到了西藏民族学院。他们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献身西藏教育事业的精神,担起了西藏高等教育向现代化发展的重任。

            继往开来创辉煌

    如今的西藏民族学院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院教师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91名。全院共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56名包括在读。今年,又有5名教师被录取为博士研究生,6名教师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如今的西藏民族学院有8个系,1个职业技术学院,26个本科专业,4个硕士生学位点,拥有在校学生5千余名。

    如今的西藏民族学院一改往日的陈旧,呈现出一幅蒸蒸日上的气象。有宽敞舒适的学生宿舍楼和宽阔平整的校园大道;有宏伟的综合教学楼,也有功能齐全的图书馆和综合体育馆等,基础设施过硬、发展前景美好。2002年4月,民院第九次党代会通过了《西藏民族学院21世纪初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意见》写到:“争取在2010年以前,使我院形成具有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群,经贸、金融与商务学科群,管理学科群等3个大的学科群。”为民院今后的发展设计了蓝图,指明了方向。西藏民族学院将在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鼓舞下,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