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上午,西藏民族学院建校50周年庆典活动在咸阳西藏民族学院举行。图为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团长、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宣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的贺信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的贺信。西藏日报记者 旦增 摄
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承载着雪域儿女追求真知的梦想,西藏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民族学院迎来了50华诞。10月5日上午,西藏民族学院建校50周年庆典活动在咸阳西藏民族学院举行。图为庆祝大会会场。 西藏日报记者 旦增 摄
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承载着雪域儿女追求真知的梦想,西藏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民族学院迎来了50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热地及教育部、国家民委也分别以各种方式对西藏民族学院建校50周年表示祝贺。
胡锦涛在贺信中说,西藏民族学院是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央在内地为西藏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建校50年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践行爱国、兴藏、笃学、敬业的校训,为西藏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指出,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也为西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长治久安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希望西藏民族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发扬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民族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西藏干部培养基地的作用,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西藏各族群众生活、促进西藏安定团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延东在贺信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希望你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突出办学特色,努力造就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又具有扎实业务功底的各民族优秀人才。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西藏民族学院各项工作一定能够迈上新台阶,为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0月5日,庆祝大会在位于古都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庆祝大会上宣读了胡锦涛同志和刘延东同志的贺信。热地出席庆祝大会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杨周复,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陕西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郭永平,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德全、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阿登、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珠康·土登克珠等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出席庆祝大会。出席大会的还有自治区老领导、西藏民族学院老校友全国妇联副主席巴桑,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才旦卓玛,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静之、李维伦等。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吴英杰和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副省长洪峰分别代表西藏自治区和陕西省在庆祝大会上讲话。会上还分别宣读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教育部的贺信。
热地在讲话中指出,西藏民族学院经历了50年的风雨,正站在一个崭新的发展起点上。希望西藏民族学院根据胡锦涛总书记贺信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肩负起崇高使命和历史责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西藏建设的伟大实践,努力探索符合西藏发展稳定事业的实际需要、符合民院自身发展规律的办学路子。要努力塑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继续在学生中间深入开展“四观”“两论”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民院全体教职员工要再接再厉、奋力拼搏,努力把学校办成一个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一流民族院校,为西藏培养更多更好的政治上坚定、业务上合格的人才,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进步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再立新功。
吴英杰在讲话中说,成就铭刻历史,开拓展示着未来。西藏民族学院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必须坚持服务大局,主动适应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坚持为人师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必须坚持质量立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贡献力量。
洪峰在讲话中说,陕西和西藏同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同处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维护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陕西和西藏所面临的共同课题。陕西省委、省政府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倍加珍惜两省区之间的传统友谊,一如既往地支持兄弟民族的建设,一如既往地把支持西藏民族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共同努力把西藏民族学院建设成为民族团结的典范。
西藏民族学院院长刘洪顺在庆祝大会上作工作报告。他说,今后一个时期是西藏民族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我们任重而道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务实,开拓创新,续写西藏民族学院新的辉煌,为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咸阳市委书记千军昌和西藏民族学院教师代表狄方耀、学生代表才旺卓玛也分别在庆祝大会上发言。西藏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赤列旺杰主持庆祝大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西藏和平解放后,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在祖国内地筹建民族学校的决策。1958年9月15日,在渭水河畔的古都咸阳,西藏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西藏公学”诞生了。从此西藏高等教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965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西藏公学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 历经风雨,砥砺耕耘。在内地有关省市和高校的大力无私支援下,目前的西藏民族学院已发展成为一所文理并重,文、理、经、管、法、医、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现代高等民族学校,拥有7个二级学院和3个系,设有6个硕士研究生专业、31个本科专业和一批高等职业技术专科专业,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达1万人。从广袤的藏北高原到富饶的藏南谷地,从秀丽的雅鲁藏布江河畔到喜马拉雅山脚,到处都有西藏民族学院学子的身影。3万余名西藏民族学院毕业生热爱祖国、扎根雪域,为西藏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是一支“靠得住、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生力军。学院因此赢得了“西藏干部摇篮”的美誉。
出席庆祝大会的还有自治区和陕西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对口支援院校和民族院校有关负责同志、西藏民族学院老领导和校友代表等。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