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学校师生在讨论学生的美术设计作品。张学军摄 |
2007年9月26日,晚饭时间,视障班学生阿旺金巴在同学的搀扶下来到食堂,在位置上坐定后,同学又帮着他去排队打饭,在拉萨特殊教育学校,帮助同学特别是视障班同学已蔚然成风,形成传统。
阿旺金巴来自牧民家庭情况,象阿旺金巴一样来自农牧区的学生占这个学校学生总数的97%。
拉萨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2000年底,是讫今为止,西藏自治区唯一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现有来自全区7-18岁的学生141人,其中聋生132名、盲生9名。学校实行九年一贯制教育,现有8个年级,其中11个聋班,1个视障班。农牧民子女在这里学习生活不用缴一分金钱,全部享受助学金和"三包"政策。近年针对部分学生假期无法回家由学校负责的情况,将学生助学金由每人每年1000元增加到2400元,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得到较好保障。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藏文、语言训练、阅读写字、律动、手工、英语、说话和定向行走等国家规定的全部课程,使用全国统一的手语和盲文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
拉萨特校把培养学生成为残而不废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作为办学目标,学校自筹经费,在学校高年级及部分大龄学生中初步开展简单的职业技术教育,目前,门帘、藏式面具制作及绘画已达到一定水准,受到社会好评,并获得营利,一批能工巧匠在成长。
但相对于280西藏总人口,五万左右的残疾人,拉萨特殊教育学校无论是条件还是规模都明显不足,基础设施单一,生活学习娱乐设备奇缺,没有规范的职业技术教育,缺少学科专用教室,学生宿舍配置已超出《特殊教育管理办法》中规定的3倍,班额也超出了一倍多,苦干等待入学的残疾孩子无法正常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制约着拉萨特校以至西藏特殊教育事业的生存和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摄影部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 100082)
(责任编辑 巴桑旺姆)
|
2007年9月26日,西藏自治区特教学校学生懂得相互照顾,共同进步,一个同学的鞋带散了,另一位同学主动上前帮忙给他系好。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自治区特教学校学生懂得相互照顾,共同进步。阿旺金巴是一个视障学生,同学们轮流照料他的生活。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自治区特教学校开饭时间,边巴次仁和他的同学愉快就餐。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自治区特教学校三年级学生次旦德吉在课堂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自治区特教学校三年级学生次旦德吉在课堂上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语言能力训练。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自治区特教学校,两位视障学生相互搀扶着到食堂就餐。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自治区特教学校老师在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叠被子。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自治区特教学校晚饭后,一个学生在走廊内听收音机。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特教学校是孩子们的乐园,午饭后的孩子们在活动。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特教学校建设以人为本,轮椅车道,方便肢残学生行动。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特教学校建设以人为本,方便学生学习与生活,这是一位女生在往储藏柜里收拾晾晒的鞋子。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学校学生在出黑板报。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学校缝纫课堂一瞬。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学校高年级学生在做刺绣。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学校教师勤奋敬业,学生勤学好问。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学校老师把粉笔头聚集起来,给学生涂鸦。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学生在画室作画,特教学生心灵手巧,作品广受社会好评,获奖无数。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学校学生在练琴。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学生在学生盲文。张学军摄 |
|
2007年9月26日,西藏特教一个由学生自己主持的课堂上,主持人带头为答题正确的同学鼓掌。张学军摄 |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