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 圣城名校

西藏军区新时期支教工作纪实

2015年03月21日 11:23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记者 潘婷 赵丕聪 陈怀祥
分享到:    

    车子向山脚下的拉萨市达孜县邦堆希望小学驶去,驶过一段尘土飞扬的路后开进一座整齐的校园。院内,一幢幢新教学楼窗明几净;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新式桌椅教具一应俱全。

    看着身穿崭新校服的孩子们,尼玛校长脸上乐开了花:“我们学校原来住的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土坯危房,吃的是被牛羊粪便污染了的阴沟水。由于教学设施条件差,孩子们不愿在这里上学,老师们都想方设法调走,眼看学校就要垮了。”这位藏族汉子动情地告诉记者,“是西藏军区的领导帮助我们克服了困难。”

    2000年8月,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的蒙进喜和政治委员段录定来到达孜县调研,当了解到邦堆小学的落后状况后,决心帮助学校改善教学条件。他们通过压缩机关开支、多方协调等,筹集到400多万元经费用于邦堆希望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

    2001年,天寒地冻的时节,西藏军区上千名官兵、上百台车辆进入建设工地。

    为解决师生们的吃水难题,西藏军区原副政委多嘉亲自带着战士们背着干粮,翻山越岭,终于在海拔5000多米的门珠山上找到了一处清洁水源。

    西藏地区高寒缺氧,含氧量不足内地的60%,空手走路也相当于在内地负重20公斤。在长达5个多月的艰苦施工中,官兵们用肩扛手提这种最原始的办法,硬是将1万多立方米的石头河沙、80多吨水泥、每根200多公斤重的380根水管等施工材料运上山,并在山腰上建起一座容量为200吨的蓄水池和两个总容量为65吨的过滤池,彻底结束了邦堆乡附近3000多名村民祖祖辈辈饮用不洁净水的历史。

    托起西藏明天的太阳

    藏娃是西藏的明天,培育藏娃就是托起明天的太阳。

    为了西藏的明天,当雄县人武部原部长国杰靠自己的积蓄和“化缘”所得办起了国杰希望小学。最高服役年限到达后,他主动要求复员留下来当了校长。

    老部长的精神代代传。今年5月,该人武部参谋罗建宇把自己的4万余元存款全部捐给了当地职业中学。

    在西藏,建起一所学校难,保证学校的入学率和降低辍学率更难。牧区的藏娃生下来就跟在牛羊屁股后面跑,不少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孩子也不习惯上学。

    某高炮团官兵好不容易动员放羊的藏娃平措顿珠上了曲水小学,可不到一周,人就不见了。士官拉巴骑马漫山遍野地找,发现小平措又拿起了羊鞭。

    拉巴不甘心看小平措就这样过一辈子。他用自己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一名士官的亲身经历耐心地开导平措的父亲,还拿出1000元给平措补贴家用。

    平措的父亲被这个身穿军装的藏族小伙子感动了。从那以后,平措再也没有辍学。

    在西藏,除了观念上的不重视,贫困也是一些藏娃辍学的重要原因。

    今年8月,孤儿丹增措姆考上了西藏民族学院,但囊中空空无钱入学。某摩步团官兵在助民劳动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当场捐款5000元,并承诺负担她大学4年的全部费用。

    为从根本上解决藏区孩子的教育问题,西藏军区部队积极参与“1+1”助学工程。部队规定,每名团以上干部必须资助一名藏族特困学生,团以下干部自愿参与。

    米林县羌纳乡的德吉卓玛从上学起就由某旅唐旅长资助,唐旅长离任时特地把这件事向新任的夏旅长交班。德吉卓玛考上广东佛山中学藏族班时,夏旅长给她买了飞机票亲自到机场送行,还给了她2000元零花钱。现在,在佛山上学的德吉卓玛每月都能收到夏旅长汇来的500元生活费。

    军营里传出朗朗读书声

    在某炮兵团的营区内,从一所藏汉双语初级小学里传出朗朗读书声。学生是清一色的藏娃,老师是清一色的军人。学生一律免费上学,包括给他们配发校服和每天免费供应午餐。费用全部来自官兵捐款和部队农副业生产收入。

    学校的学生最远的来自10公里外的山沟。每天早晨,兵老师挨个把学生接来,放学后又一个个地送回家。遇到河流涨水、冰雪挡道,兵老师便背着孩子们往返。

    学校自1990年开办以来,从这所小学走出去的学生有13人考上了大学,30多人考上中专,40余人当上乡镇干部。某旅子弟学校当初是为了解决官兵子女上学难而建的,看到驻地藏娃上学更难,便免费接收藏娃。现在,藏族学生已占60%。藏娃与军娃同堂上课,同学双语,小伙伴们已成为离不开的兄弟姐妹。

    为墨脱孩子撑起一片天

    墨脱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水平低下。为了改变墨脱的教育现状,林芝军分区驻墨脱某营官兵在过去的数年中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不得不提到一位兵老师:周国仁。

    2001年,墨脱营安排精通民族语言的战士周国仁担任毕业班老师,负责教驻地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孩子读书写字。从此,这位兵老师就和他的学生形影不离。

    一次,持续降雨引发的泥石流冲毁了道路,学生们无法到学校上课。

    当时,部队已批准周国仁休息调整,待道路抢通后再接学生上课。可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学,周国仁悄悄带上教案,冒着随时可能被泥石流和山洪卷走的危险,走村串户上门授课。

    周国仁在墨脱乡村设课堂,将住房相对集中的学生集合在一起,用石板当黑板,敲锣声当成铃声,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白玛的父母重病卧床,周国仁每天放学都要到白玛家帮忙料理家务,再手把手教白玛识字、做算术题。

    学校恢复上课前,周国仁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以确保学生的课程按教学计划推进。辛勤的努力浇灌了成功的花朵。当年,周国仁教的学生中有4人考上了内地藏族中学,10人考入林芝地区重点中学,全班总成绩全县第一。

    当得知周国仁兵役期满即将离队时,背崩乡58岁的小学校长仁青罗布冒雪徒步3天赶到林芝,恳求军分区留下了周国仁继续执教。

    据统计,现在墨脱全县三分之二的干部上过部队小学,原林芝地区行署副专员桑吉扎巴、墨脱县原县长尼玛,也都是部队小学培养出的学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