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 圣城名校

西藏民族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达瓦拉姆事迹

2015年03月21日 11:23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达瓦拉姆同学,现龄23岁,中共共产党员。出生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居住在西藏昌都地区类乌齐县桑多镇,现系西藏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05信本<1>班学生。

    她来自于雪域高原,出生在一个较为偏僻而清贫的农牧区之普通农牧民家庭。曾几何时她仅是一个拿着牛羊鞭牧羊的小女孩;曾几何时她仅是一个目不识丁而渴望上学的小姑娘;曾几何时她为会说几句生硬的汉语而眉飞色舞;曾几何时她为能进入学堂而欣喜如狂;曾几何时她险些面临了辍学;曾几何时她在其父母的谆谆教诲下她扛起行李和哥哥一起双双怀着美好的憧憬步入大学的殿堂......

    或许正是因为受逆境的影响,赋予了她一种无形的力量,塑造了她在生活中拥有一种坚强、自信、自强不息、积极向上、乐观、仁爱的生活态度。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我只是在做一些应该做的、自己能做到事情而已,还有感到很幸福的是自己的父母深明大义”。这便是她对自己之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的作答。她告诉我们:每每在她取得一些成就便兴高采烈地打电话与家人分享快乐时,她父母在高兴之余总会用那句老话来提醒她:“要好好学习、要谦虚、要好好的与人相处、要知恩图报”。据了解,其实她的父母并没什么文化,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他们仅是用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淳朴的处事惯例来教导自己的孩子罢了。一个懂事、为人低调、阳光、自信、谦逊的优秀学生,这就是在我们采访过程中对她的认识。

    诚然,她从没忘记过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缘由,一个普通的农牧民家庭能供养两个大学生这显然是很艰难的事情,她说:“虽然父母在我们面前总是表现得很开心、轻松,但看着他们日益消瘦的身影和加深的皱纹,我的心碎了......”于是,她便立志要争取做一名各方面都优异的当代大学生!

    进入这所大学后她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因为学校不仅给她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为她们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现自我的平台。在内因和外因的结合下,她学会了很多东西,一切都发展得很顺心,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都很关爱她,加之,校方对来自农牧区学习优异的学生予以特别的照顾,对她们的情况查证属实后把国家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优惠政策认真贯彻并落实,让她们真正切身感受到了生活在祖国大家庭中的温馨。如此以来,不仅为她们的家庭减轻了负担,也为她们减轻了思想上的包袱,令她们更加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由于学习比较优异,她在拿到奖学金之余还受到了国家助学金项目的援助。


    “一个人要学会感恩,这是父母教会我做人的道理”。在我们采访当中,她利用这机会真挚地感谢老师、同学、朋友们对她的关怀,感谢了学校对她的精心栽培,并深深地感谢祖国母亲待她不薄......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就她而言并非大举大动方为感恩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对浪费水电、乱扔纸屑的现象在她力所能及之处她都会加以制止,并以身作则,虽然这些事在生活中都很普遍也很琐碎,但她表示凡事必须得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善于积累,必须得保持有一颗宽广而博大的胸怀来对待身边的人和物。

    学生的根本任务就是努力学习,这也是她感恩的主要方式之一。的确,在家庭条件方面她不及别人,但在其他方面她却表现得如此出色,她说她不能辜负了国家、学校及家人对她的期望,因为她深深的明白对她而言只有怀有一颗感恩心才会有责任心,有了责任心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进取心。这是促使她加强自律能力,促使她自强不息,促使她严格要求自己,促使她取得进步的根本原因。

    在学习方面,自入学以来,她一直保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养成了课前预习和课后温习的好习惯。在牢抓专业知识之余,在课外到图书馆中充实自己的大脑,拓展自己的视野,她在此方面的主要成绩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平均成绩均为90分以上。并于2005年9月顺利通过了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2007年9月以优秀的成绩顺利考过全国计算机考试二级。2006年4月取得“高校礼仪文化合格证” ;2006年6月考取“全国普通话等级考试二级乙等”。与此同时还荣获2005-2006年度学校“精神文明奖” ;2006-2007年度学校“优秀学生奖”; 2007-2008年度学校“三好标兵奖”;2007-2008年度“国家奖学金”之荣誉称号。

    在思想政治方面,身为中国共产党员的她从没有忘记过党的宗旨,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尤其是在去年的“3、14事件”中在学校组织的“揭批声讨达赖”的活动中,她在民族团结方面积极发挥了一个党员干部应该起到的作用,在此方面的主要成绩有:代表学生干部发表了自己的宣言,态度坚定、旗帜鲜明,并积极组织学生干部以板报的方式做了“声讨揭批达赖”的宣传活动。她在此方面的努力得到了校方的肯定,于2008年6月荣获校“民族团结奖”。此外,她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认真学习党章、关心时事响应党的号召,引导身边的同学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从而增强自身的爱国情操,并时时以身做则,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自己在此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在06-07年度荣获“优秀团员”的荣誉称号。

    在工作方面,她时刻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做到任劳任怨,随叫随到,兢兢业业。于2006-2008年担任学校礼仪部副部长,劲舞团副团长、舞蹈指导导师、所在班级学习委员。在此方面的主要成绩有:于2005-2006年度荣获“优秀学生干部”、2006年10月荣获“先进工作者”、2007年10月荣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其所在的部门曾被评为“优秀部门”。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由她和本部其他成员主要负责组织举办的“首届校园女生文化节”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并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和赞赏,06年底,在学校的迎评晚会中为积极配合学校迎评工作,她和本部其他骨干组织培训礼仪部人员全力参加学校的礼仪接待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再次得到校领导的肯定。身为本班学习委员的她,并没忘记自己的使命,在学习方面主动关心和帮助同班同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她还很注重自己在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在她学习和工作之余,努力使她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于2005年12月参加拉赞助的文艺演出活动,她们把所拉的赞助经费投入到拓展学生会文化生活方面,对丰富学生会文化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她在文艺方面较有天赋,受到了社团和社联的青睐,并多次受之委托赴外校代表学校选送节目参加演出,她把这些机会都当作是自己成长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与此同时,她还积极投身于各类校园文化节举办的礼仪活动,在2007年底由于她长期的不懈努力,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被很幸运的评为宋庆龄基金会民族英才--“民族之花”之荣获称号。更重要的是,荣获该称号后,在学校领导倡导作为本民族“形象大使”的她们应该肩负起兴旺本民族使命,应该使更多的人了解西藏、走近西藏的建议时,她和本校的其他几位荣获“民族之花”的优秀学生们联合起来,于2007年12月创办了——“藏民族文化传播学社”达瓦拉姆同学在该社团中担任了副社长这一要职,并积极着手上面给她们的赋予的使命,认真落实:通过联欢、互谊、展板的方式宣扬了藏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让校内外的学生更加了解西藏,由于毕业在即,她们还选拔、培养了该学社下一届的优秀接班人。

    “无憾”这是当我们采访完毕时对她大学近四年生涯所送的两个字。然而她对我们评价的回答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说回顾自己的大学生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人!同时她还表示:感谢母校、感谢国家给予她的这些美好的机会,她会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一切,脚踏实地,在今后的道路上她将会更加努力、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来衡量自己!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