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那首悠扬欢快的歌曲,在“雪域江南”碧波浩渺的尼洋河畔,苍翠葱郁的觉木山脚下,民族团结的“文明之花”绚丽绽放。
“2012年,学院被自治区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以来,学院深受鼓励和鞭策,全院上下十分珍惜这份荣誉,为了不负自治区党委的肯定和全区各族群众的信任,我们以坚如磐石的决心,不断巩固和提升学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正如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次旦平措所说,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教育创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筑牢各族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坚实基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生机勃勃,各族师生尊老爱幼、其乐融融。
民族团结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次旦平措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实现美丽农院、团结农院的美好愿景需要凝聚起全院各族师生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坚持将民族团结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不断增强党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开展民族团结党员先锋行活动,认真倾听广大师生呼声,解决师生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进一步树立加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在院里接触到了汉族、回族、珞巴族、门巴族等民族的学生,他们待我很好,我也很喜欢他们。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在这生活,和在家一样。”今年,在全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的巴桑顿珠充满自信地说。
而在这“和家一样”和睦相处的环境里,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坚持以学科、专业和教研室为单位设置教职工党支部,以年级、专业设置学生党支部,在各培养点分别建立研究生党支部,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民族团结与思想建设相结合
全区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全区教育系统优秀党组织、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荣誉称号,为学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画卷增添炫彩;次仁加布、德宗、李家奎……一个又一个被自治区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成为学校各族师生的榜样。
近年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院刊校报、宣传栏、黑板报等,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西藏的发展成就、民族团结进步成果和先进典型,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工作,切实增强广大青年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三个离不开” 思想深深扎根于师生员工心中,激励大家更加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维护者和建设者。
民族团结与校园文明相结合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坚持将民族团结实践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提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育人的渗透力和推动力。充分发挥“第二课 堂”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以“3·28”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9月民族团结月等节点为抓手,通过座谈会、 研讨会、故事会、朗诵比赛等形式,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实践教育活动,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民族团结观念深入人心。
卷之香飘校园,文明之魂留心中。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生命线,把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着力点,各族师生员工不断深化血肉联系和兄弟情谊。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