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韩海兰)近日,记者从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发展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增强传承活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文化部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工作部署,2016年4月、7月和11月自治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将在西藏大学举办2期唐卡传承人群普及培训班和1期唐卡传承人群研修班。
据自治区群艺馆副馆长、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阿旺旦增介绍,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着眼于“强基础、增素养、拓眼界”,旨在提高唐卡传承人群文化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增强唐卡艺术的表现力,提高设计、制作及衍生品开发水平,发现和弘扬藏地传统美术的特点和内涵,促进唐卡艺术融合现代设计,走进现代生活,从而全面提高我区唐卡保护传承水平,实现唐卡在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阿旺旦增说:“根据不同培训对象,我区唐卡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分为普及培训、研修两个层次。普及培训是对具有一定唐卡技艺基础的学徒或从业者进行技艺、文化基础的普及培训,以增强其文化理论素养,博采各家流派优长,提升学习和领悟能力,提高我区唐卡艺术的审美水平和实用程度,培养我区唐卡绘制艺术的骨干人才。而研修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唐卡传承人或资深从业者进行研修培训,推动跨界交流,提高其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国际视野和市场意识,培养我区唐卡行业发展的领军人才。”
阿旺旦增告诉记者,唐卡普及培训班将分两个批次,分别于今年4月和7月举办,每期培训时间为30天,培训人数为30人,总课时量为170学时;唐卡研修班将于11月份举行,培训时间为30天,培训人数为20人左右。研培地点在西藏大学(拉萨新校区)。
据悉,参加此次研培活动的学员,普及培训班学员应为从事唐卡绘画较长时间(第一期学员至少5年以上,第二期学员至少3年以上),且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及交流互动能力,被评为我区二、三级唐卡画师或地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优先录取。研修班学员应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或一级唐卡画师,且具有较高理论素养。此外,对于尚不具备以上条件,但绘画技艺精湛者,区群艺馆(区非遗保护中心)及各地市也可予以推荐,但需提供相关获奖证明。(详见西藏商报10版)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