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自治区反诈骗中心发布预警 高考诈骗进入高发期 这些不能信

2018年06月13日 09:4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分享到:    

本网讯(记者 王巍巍)2018年高考结束已经好几天了,很多考生和家长很关注什么时候出成绩、怎么查询成绩以及填报志愿等问题。每年这个时候,是高考诈骗的高发期,昨日,记者从自治区反诈骗中心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区未发生一起关于高考的诈骗案件。为了提前防范和预警,自治区反诈骗中心协调三大运营商,已经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广大市民群众发出了预警。

“不法分子以出售高考试题和答案为由,让您缴纳买题费、押金等都是诈骗。区反诈骗中心提示:高考试题属国家绝密材料,凡遇到出售此类信息的都是诈骗。”“考生和家长们一定要慎识别、多考察,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分数及学校招生信息,缴费一定要到财务部门并索取收据,谨防高考诈骗。”相信很多市民在高考前后都收到了这样的短信,这是自治区反诈骗中心发出的预警。

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提高防范意识,注意识别骗子的诈骗伎俩,自治区反诈骗中心总结出这两年高考后比较常见的诈骗类型,“一般高考结束后,围绕查分、志愿填报、助学金等,会出现谎称可提前查询成绩伪造虚假查分网址、谎称有内部指标、发送虚假链接、艺术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补录诈骗、助学金诈骗等类型的诈骗。”自治区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是成绩,然而,这种查询成绩的迫切心情易被骗子利用。骗子往往声称可提前查分,并在教育部门官方发布成绩之前,提前向考生或家长的手机发送可以查分的网页链接。事实上,这些链接暗藏木马病毒,一旦点击查看,用户手机存储的通讯录、网银等信息就会被盗取,造成财产损失。

对于许多家长和考生来说,志愿填报也面临艰难选择,因为有时尽管考生分数高,但是如果志愿没填好,也会面临落榜。对此,不少家长和考生会求助志愿填报机构或者在网上下载志愿填报APP。一些高考填报志愿APP其实是诈骗软件,一旦下载这类APP,木马病毒可快速植入手机,不仅会控制手机,私自群发病毒短信,还会直接将手机里的隐私信息回传给骗子,轻松盗取用户的支付宝或电子银行账户。

还有一种新型诈骗方式是“高考补助金”诈骗。诈骗人往往声称自己是教育局的,要对高考考生进行补助,可拨打电话……这是典型的通过电话操控、ATM转账实施诈骗的行为,考生和家长收到类似电话或短信,要先与学校及班主任沟通联系,不能随便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和密码,以免上当受骗。此外,有些骗子打着“内部有关系”的幌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通过“伪基站”发送低分也能提前录取的诈骗短信,进而实施诈骗。

自治区反诈骗中心相关负责人提醒广大市民,考生和家长们收到关于高考的相关信息,一定要先核实,不要盲目提供自己的相关信息,要按照国家正规高考招生条件,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学校招生简章,及时了解学校的招录情况和分配情况;缴费一定要到财务部门并索取收据;如果遇到高考诈骗,一定要及时报警并保留好相关证据。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