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教育,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又有赖于电教手段、多媒体的运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多媒体课件在辅助教学中尤其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突破师生之间仅凭语言、概念传递信息的困境,信息传递效率高、形象直观,便于视听和接受。更重要的是,现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有效地使学生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寻求者,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通过创设情景,加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数学中,积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不仅能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器官,而且能使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难为易,突破学生对学习的时空限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用多媒体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
小学生心理特征具有明显的好奇心,而且坐不住,记忆力不集中;在思维特点上又以形象思维为主,且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如果仅仅凭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传授知识给学生,年复一年,形式枯燥单一,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而多媒体图像清晰、色彩逼真,展示过程、显现内容十分简便,有刺激感官的作用。借助多媒体,充分利用多种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听、说、读、写,以及学习字、词、句、篇的兴趣。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一节课成功与否,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有无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能够最充分、最有效地传达授课者所要传输的信息,传达出授课者无法或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信息及一些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本相,帮助学生轻松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例如《蝙蝠与雷达》一课,重点难点是理解蝙蝠的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便于学生理解,我利用动画的形式来进行展示:电视上一只可爱的蝙蝠在夜间飞行着,边飞嘴里边发出超声波,突然前面出现障碍物,嘴里发出的超声波快速传到它的耳朵里,小蝙蝠迅速绕开飞走了……播放完动画后再向学生提问:“知道蝙蝠与雷达的关系吗?”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文章的重难点就在轻松的观看中解决了。当然,动画的使用一定要适度,做到该用的地方一定要用,不该用的地方绝对不用,以免干扰正常的课堂学习氛围。
三、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载体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意义。语文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尽可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巧妙地综合运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审美价值观的形成与提高,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优化整合,无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讲《春》这篇课文时,我分别展示了五幅图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人图,展现了风柔柔、草青青、花灿灿、雨绵绵的画面。学生欣赏时,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随着朗读速度切换。音乐优美动听,朗读声情并茂,画面清晰逼真,直观形象地展现了课文的艺术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让学生感受到“春光灿烂”“春意盎然”的同时,感叹“春”的美丽,唤起美的情趣,拨动美的心弦,得到美的熏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巧用多媒体教学,促进读写结合
以“读”促“写”,进行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习作需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习作情境,提供习作材料,促进读写结合。
由于学生生活范围狭小,生活经验有限,又往往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所以经常感到写作文时无话可说。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写作素材,学生还能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可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各种功能与优点,将不仅扩大知识的容量,而且能充实语文课堂、优化课堂结构,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总之,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都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进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最多的知识,优化课堂教学,使语文课充满活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实现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作者单位:拉萨市第一小学)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