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法治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通过参与知识学习过程,能够塑造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小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道德法治教育有机融入进知识讲授,不仅要深入解读教材内容,还要把教学思想进行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对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行培养。
丰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道德法治教师要通过对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吸引,来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而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不断丰富,转变自身教学手段。因为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地对课本进行讲授的时候,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不容易被激发出来,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视屏教学,以此来对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行调动,进一步加强道德法治教育,小学道德法治课的教材和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自身的特征,就是在每一课的课文中都附带着很多色彩丰富、内容精彩的插画,而学生又对这些插画比较感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这些插图进行讲解引导,能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激发出来,还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对相应的知识深入地进行理解。比如说,在学习《我们的衣食之源》这一课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巧用教材中的图片、文字资源,又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泼、深入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
小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手段,有效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染,不要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以此把教材内容生活化、情景化,这样就能够方便学生对知识进行轻松地学习。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入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对思想品德的意义、价值、内容进行深入地理解,从而对自身的品德进行主动塑造。
例如,学生们在对《保护环境》这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纪录片或影片,学生观看之后,就能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形成深刻印象,这时教师再引入课本知识教学,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课堂内容。同时,教师在适当的环节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回想自己是否有过污染环境的行为,并思考如何减轻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学生在这样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就能够很好地完成思想观念塑造,教师也能很好地完成高效育人的课堂教学任务。
结合实际活动,对学生创造力进行培养
在现阶段小学道德法治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是依据课本内容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不能够真正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有机地把思想道德法治课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课堂教学并不只是简单地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能力。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是拘泥于应试教育思维模式,可以利用对话、讨论、辩论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进行阐述,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小发明、小创造”的活动进行组织,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开发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双手制作火箭、卫星等模型物品,教师可以适当对学生进行点拨,激发学生为祖国自豪的朴素情感,把爱党爱国思想春风化雨般植入学生心灵,进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小学生正处于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无论是对他们的自身发展,还是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小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深化对小学道德法治教学重要意义的认识,细致查找和发现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高效地完成小学思想品德、道德法治教育。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思想道德法治课和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去,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性和教育获得感,促进小学道德法治教学不断深入。
(作者单位:林芝市第二小学)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