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教育文化

福建省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用好“福”字诀 谱写教育援藏新篇章

2022年05月27日 11:2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何宝霞
分享到:    

福建教育组团援藏队紧扣“支援一所学校、示范一个地市、留下一支队伍”目标,以“办好家门口的西藏班”为目标,借力福建优势资源,在教学质量提升、人才队伍打造、学校高速发展上,再谱教育援藏新篇章。

引入“福”模式,助力教学质量提升。2021年中考再创新高,藏族籍学生升入内地班人数排名全区第一,数学等6个学科平均分全部排名昌都市第一。如此喜人的成果,一是引入福建先进教育教学模式。研析受援学校教情学情,引进“学案导学”、“片段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提升受援学校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教学成效逐年提升。二是引入福建名师工作室模式。以“厦门刘斯名师工作室”为基础,组建昌都首个名师工作室——“福建援藏名师工作室”,由援藏教师带领本地骨干教师开展名师视导、名师大讲堂等活动,帮助本地教师补短板、提能力、强本领。截至目前,开展市县级各类教师培训20余场次、受益教师1000余人,开展示范课60余节、受益师生3000余人次。三是引入福建素质教育办学模式。以建立“育才、育德”双育现代化学校为目标,开足开齐音乐、美术、体育和信息技术等课程。同时,结合援藏教师和本地教师专业特长,开设计算机、国学、象棋等16个社团课程,改变“重知轻能、重智轻德”育人思维,推动素质教育在受援学校落实、落地。

发挥“福”作用,助力人才队伍打造。截至目前,援藏教师与当地青年教师共结成帮带对子78对,指导结对教师在市级、区级各类教学业务竞赛中,获得12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团体第一等奖、2个团体二等奖。福建教育组团援藏队充分发挥援藏人才传帮带作用。围绕“三带”(带师魂、带师能、带师德),大力实施“青蓝工程”,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帮带本地教师学理念、学教学、学管理、学经验,传授前沿教育教学思维和教学方式,为学校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后备人才队伍。福建教育组团援藏队还发挥教育援藏示范引领作用。援藏教师深入各学科教研组牵头开展教研活动,指导本地教师申报课题、研究课题,推动学校教研工作高质、高效开展,着力打造“教、研”一体化发展的学术性校园。目前,福建教育组团援藏队指导本地教师顺利完成1项自治区课题立项、17项市级课题立项和12项市级课题结题工作。援藏教师和本地教师合作课题在西藏自治区“两融杯”教育教学成果交流及展示活动中,荣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福建援藏教师组成专家小组深入5所市直学校、8个县30余所中小学开展教学视导、送培下乡等活动,为基层学校“把脉问诊”,贡献“福建智慧”,共开展示范活动100余场次,受益师生13000余人,有效推进市县乡教育同步发展。

用好“福”资源,助力学校高速发展。福建第九批援藏队充分发挥援藏工作优势,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持续加强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受援学校硬件水平。目前,共投入专项资金241万元,为卡若二中安装室外彩色LED显示大屏,修建多功能录播室、学术报告厅和“闽昌书苑”综合电子阅览室。福建教育组团援藏队积极对接福建名校强校,组建闽昌校际合作发展同盟,形成交流共建长效机制,已促成卡若二中与福州三中、八中、十五中等18所学校结成友好学校,促进两地学校间交往交流交融。同时,搭建“钱学森·航天云课堂”平台,联合福建友好学校开展云课堂18次、云教研19次,架起两地教研合作交流的空中桥梁。此外,组织本地教师前往福建学校参观考察,学习先进办学经验和教学方法。2019年,组织卡若二中教师到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市等5地市13所学校考察学习。2021年,组织卡若二中教师前往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中、福州八中、福州第十五中等8所学校考察学习。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用活福建优质教育资源,邀请福建教育专家团队来昌送培送教,推动内地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在昌传播。2021年,福建教育组团援藏队邀请“泉州市洛江区名师”讲学团和“福建名师”讲学团先后来到昌开展送教送培活动,共开展各类培训活动40余场次,受益学校15所,受益教师3000余人次。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