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新闻

2014年昌都市生产总值117.11亿元

2015年07月21日 18:0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01.jpg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本网7月21日拉萨讯(记者 次仁央宗 罗宗)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藏东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新昌都屹立在西藏东部。7月21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昌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发布会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主任晋美旺措主持召开。

02.jpg

图为昌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新闻发言人泽仁俊美在发布会上介绍50年来昌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发布会上,昌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泽仁俊美介绍, 50年来,昌都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从1965年到2014年,昌都生产总值增长了314倍,特别是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昌都市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67.0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17.11亿元,年均增长11.8%;2014年昌都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50亿元大关,达到152.6亿元,是1965年155万元的近1万倍;1965年昌都地方财政收入仅为93万元,2014年达到9亿元,增长了967倍;1965年财政支出929.2万元,2014年达到100.24亿元,增长了1078倍。

03.jpg

图为昌都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赵明。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截至2014年底,昌都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9万公里。建设了邦达机场,并开通了昌都至拉萨、成都、重庆航线,架起了连接祖国内地的空中走廊。随着川藏联网工程、无电地区电力建设、“金太阳”工程等一大批重大能源项目顺利实施,无电地区临时过渡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工业生产用电的瓶颈制约也得到大幅缓解。截至2014年底,全市电力总装机容量提高到14.4万千瓦,主电网人口覆盖率达到47%。乡(镇)通光缆率提高到98%,行政村通电话率提高到93.4%,行政村通宽带率提高到68%,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5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数增加到11.44万户、普及率达到15.1%。

04.jpg

图为发布会现场记者提问。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昌都镇旧城改造,加强了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胜利街下穿隧道、胜利桥、解放广场、吉祥明珠公园、昌都镇自来水厂俄洛分厂等市政项目,实施了昌都西路、滨江路改扩建等重大市政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203个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0万多户安居工程。

民生得到显著改善。教育方面,截至2014年底,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和青壮年非文盲率分别达到99.2%、96.93%和99.1%。农牧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面落实,政策和资金覆盖率均达到100%。医疗方面,目前,昌都已经建成了藏中西医结合,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32个。文化方面,目前已建成市图书馆及7县民间艺术团排练场所、13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19个农家书屋、516个寺庙书屋。通过实施“西新工程”和“村村通”等工程,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99%和97.84%。重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

对口援藏工作推进有力。20多年来,各对口援藏省市和中央企业共援助项目565项,援助物资(折合价)和资金近25.1亿元。同时,先后共选派431名优秀党政干部和213名专业技术人才赴昌都援藏。

今后五年,昌都将立足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奋力建设富裕和谐文明法治幸福美丽的社会主义新昌都。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