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卓村的开耕仪式现场。 洛克 记者 格桑伦珠 摄
拉萨市曲水县三有村的春耕仪式上村民们通过烧香、敬酒等方式,祈祷今年风调雨顺。王琦 记者 格桑伦珠 摄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卓村村民在春耕仪式上相互敬“切玛”。洛桑克珠 记者 格桑伦珠 摄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马乡马村的农民播撒第一粒种子。记者 格桑伦珠 鹿丽娟 摄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卓村村民耕耘农田,播撒种子。洛克 记者 格桑伦珠 摄
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马乡马村的村民在农田里平土。记者 格桑伦珠 鹿丽娟 摄
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马乡马村的春耕仪式上,村民为拖拉机手敬献哈达。记者 格桑伦珠 鹿丽娟 摄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忙春耕好收成。
历经了漫长的冬季后,太阳直射点终于拉回了赤道,并逐渐向北回归线方向偏移。
青藏高原也从“冬眠”中苏醒了过来,开始用星星点点,或绿或粉的彩妆,来替代略显萧瑟的冬装。
每年举行春耕春播仪式的日期,都由藏历历法节气、天气预测及当地气候来推算。
虽然每年春季,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快得有些让人捉摸不透。但春耕春播前的备耕工作丝毫没打折扣。
在春播节前的三四天,家家户户都要酿造青稞酒并给牲畜准备好装饰品。春播这一天,全家人都要穿上节日盛装,耕牛和拖拉机也被打扮得花枝招展。耕牛的额头上贴着日月辉映的酥油彩塑,牛角用清油擦得亮亮的,角尖上还绑上长长的彩棒,彩棒上有随风飘动的彩旗,有的还拴上染成红色的牦牛尾巴,远远望去就像田野上燃烧的火焰。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
“啊,嗬嗬,在这圣洁美丽的雪域,雪山环绕四方,繁荣富裕的农业大地上,美誉如春雷远震四方,美丽的孔雀欢乐舞蹈。啊,嗬嗬,在这欣欣向荣的春天,我们来到了农事繁忙的地方,为了吉祥丰年的到来,怎能不去迎接春播节,第一件农事是破土,给耕牛试套,祈祷吉祥……” 阳春三月,温暖的春风翩然而至,万物随着春天的气息,开始复苏。伴随动听的开犁歌曲,拉萨河流域农区,一年一度的春耕拉开了序幕。
一阵“突突突”的拖拉机声,划破了拉萨农田上空的宁静,也打破了冬日的寂静。
日出之时,端坐在田地中央的喇嘛们不间断地朗诵着祈福的经文,祈求“山神、风神、土地神众神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灾无害、不打冰雹”,在敬神仪式上,还会吹起海螺、敲起法器,知照上苍人们的愿望;祭台上面供奉用面粉烧制的麦穗、一块象征土地之神的泥巴、切玛盒以及相应的经书。
这时,全村的男女老少便穿着自己最漂亮的盛装,牵着耕牛、开着拖拉机一起来到准备开耕的那块耕地上。
二牛抬杠式的春耕方式虽然已经结束,但为了尊重延续上千年的传统农耕习俗。每户群众还会带来一对耕牛,由主妇向天敬酒三次,在耕牛脑门上抹三道酥油,以示吉祥,并且要在每对耕牛的轭木上插上经幡。
开犁之前,人和耕牛都要美餐一顿。人要吃最好的食物,喝新鲜的青稞酒。同样,给耕牛也喂很浓的酥油茶、青稞酒及其他精饲料,使牛带着微微醉意,在亢奋的情绪中开始劳作。
大家欢欢喜喜地分成几组围坐在田间地头,喝茶饮酒。之后,由几个男人在开耕之处烧香、竖经幡、高唱颂词、祭祀神灵,准备试耕。
随着两头披红挂彩的健壮犏牛犁开第一块地,开犁仪式也正式开始。新耕的第一犁,由一个属相与当年属相相符的男人开犁,属相相符的妇女撒出吉祥、幸运的种子,其余的耕牛一对跟着一对进行翻耕。溜播时,男人在前面犁,女人在后面溜种子。
此时的田地里,是人与牛同乐的世界。在犏牛与拖拉机方阵绕过数圈之后,3位播种者站在田地中间,接受村民们献上的哈达。
春耕仪式结束后,按照男站右、女站左的规矩,村民们在田间手拉手围成一圈。望着蓝蓝的天,喊着“拉嗦罗”的祝福,将手中的糌粑面撒向空中,祈祷大丰收。之后,男女老少愉快地开始跳起锅庄。
寒来暑往,岁月交替,农耕文明在历史辗转中,逐渐繁荣,福泽绵延,造福了生活在雪域高原这片圣洁土地上的一代又一代人。
洁白的哈达、鲜艳的五星红旗、擦拭一新的拖拉机、崭新的大型深耕机、收割机、身着节日盛装的藏族群众……大家齐聚田间地头,一幅波澜壮阔的春耕春播图,正在古老而广袤的拉萨大地上缓缓展开。(记者 鹿丽娟 格桑伦珠)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