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发布会现场。
本网拉萨12月23日讯(记者 彭婧 罗宗)23日上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5年间,完成全区城镇基础设施投资475.46亿元,全区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污水垃圾处理率和高寒高海拔城镇供暖覆盖率等市政公用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加快供暖工程 完善供排水设施建设
据悉,“十三五”期间,阿里地区狮泉河镇和浪卡子县、安多县、双湖县等19个(海拔4000米以上)县城及84个高寒高海拔乡镇大院供暖项目已完成,总投资56.52亿元,全区新增供暖建筑面积638.05万平方米。
截至2019年底,全区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4.75%,县城及以上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87.63%,公共供水普及率比“十二五”末分别提高了9.75和32.63个百分点。
图为主持人: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政府新闻办主任 德吉卓嘎
构建城市路网系统 加速老旧小区改造
据介绍,5年间,我区先后建设了拉萨市环城路(北环段)、日喀则市环城路等51条市政道路及柳东大桥、藏热大桥等6座市政桥梁项目,总投资179.32亿元,全区新增市政道路里程154.959公里。初步形成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的道路网络系统。
2019年,我区开展2个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工作。在此基础上,2020年计划投资2.6亿元,重点计划实施地(市)所在地22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提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截止2019年底,我区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4.94%,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4%,污水处理率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了44.94个百分点和29.92个百分点;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34%,县级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7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十二五”末分别提高了7.01个百分点和16.76个百分点。
截止2019年底,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达6431.26公顷,绿地率达35.33%,较“十二五”末建成区绿地面积增加了451.26公顷,城市绿色生态宜居得到较大改善,城市宜居性得到增强。
新闻发言人:自治区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姜月霞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及生活垃圾分类
据了解,2019年,全区新增绿色建筑面积810.84万平方米,城镇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55.26%,较2018年增加20个百分点,绿色建筑工作迈上新台阶。
目前,拉萨市在86条城市道路沿线、46个广场公园共投放两分类垃圾桶1507个、四分类垃圾桶100个,完成64家市直机关单位、10个试点居住小区的分类垃圾桶设置。日喀则市在中心城区实施95家单位、14所学校、4家医院和13个小区的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同步配置了垃圾分类配套收集车。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及边境县快速发展
据自治区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姜月霞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区初步形成了以拉萨为中心、以地市所在地为支点,以县城、边境城镇为网格的城镇体系,全区建成区面积达到325.9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1.5%。共投资89亿余元,启动建设全区26个特色小城镇示范点建设,先后建成了鲁朗镇、勒乡、吉塘镇等多个特色小城镇并投入运行使用。今年启动了边境明珠小镇试点工作,推进边境县城镇快速发展。
加快项目建设补短板 推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据悉,针对阿里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突出问题,我区积极推进阿里狮泉河镇及措勤等6个县城镇的供排水、供暖、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有效地弥补了县城基础设施短板问题,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全区地下综合管廊长度达到36.54公里,合计投资54.89亿元,实施了拉萨市、日喀则市、那曲市、狮泉河镇地下综合管廊。
姜月霞说:“下一步,我们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目标导向,从短板和弱项入手,提升城乡建设、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营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人居环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