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村庄换新颜 百姓更富裕——探访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哈鲁岗村

2021年05月20日 22:3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初夏的雅砻河谷一片忙碌景象,生机勃勃。田间地头的村民们有的在锄草、有的在施肥、有的在树阴下小憩吃着午餐,三五成群,好一番热闹景象。沿着S202省道一路向南,远远地便看到一大片柳树、榆树、柏树,树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点点银光,绿得格外耀眼。这正是距山南市17公里处的颇章乡哈鲁岗村,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旧貌换新颜,成了乃东区远近闻名的生态宜居文明示范村,树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百姓更富裕了……

5.jpg

党的光辉照边疆蹲点采访小组在哈鲁岗村采访

环境整治换新颜

走进哈鲁岗村,旧时的泥泞路、土坯屋已被水泥路和藏式新居所取代,所有的露天厕所、灰棚、柴堆等已经全部被清除,排水沟里是清澈的流水,路边是三户或五户村民共建的牲畜圈,路面看不到任何动物粪便,村居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基本实现水、电、路、讯、邮政、广播电视、农家书屋、优美环境等“八到农家”目标。

在村党总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金阿次仁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双联户长洛桑坚才家。这是一栋16间的两层藏式小别墅,屋里有现代化的冰箱、洗衣机、冰柜、消毒柜……还有现代化组合厨房、卫生间,这些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的现代化生活气息,在洛桑坚才家应有尽有。而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挂着的是最让洛桑坚才骄傲的颇章乡宜居农家单位流动红旗,这是对他作为双联户长今年一季度工作的肯定。

洛桑坚才乐呵呵地说道:“感谢组织的信任,我一定努力把工作做好,不管是村居环境还是今后的乡村振兴,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自2019年8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牌以来,哈鲁岗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环境卫生、摆放整齐、周边绿化、结构合理等作为标准,为全村18名双联户长家庭及188户农家,进行宜居农家单位和宜居农家示范户评比,全村营造了人人出力、户户参与、共同打造“宜居农家”的良好氛围,确保了创建新时代文明村居工作的有序开展。据统计,哈鲁岗村先后荣获山南先进村(居)委会等各级颁发20余奖项。

结构调整促增收

为了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哈鲁岗村结合土地面积相对集中的特点,因地制宜,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发展,壮大村域经济。

“我在这里一个月能收入4000元,不仅如此,这里的同事还很好,家里若有事,请个假5分钟骑车就能回家,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在百亩农业产业园工作的普布卓嘎一边修剪葡萄枝一边跟记者攀谈着。

颇章乡哈鲁岗百亩农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775万元,占地面积287亩,产业园项目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2020年9月完工。目前,该项目共有温室大棚23栋,棚内种植车厘子、葡萄和矮化苹果。

“我们成功流转土地375亩建造扶贫温室大棚,每年增收50余万元;水磨糌粑加工专业合作社增收20余年元(含4万余元医疗保险费),打破了长期集体经济为零的局面,极大解决了农牧民群众就业增收问题。”金阿次仁介绍道,在此基础上,下一步我们拟扩建蓄水池等基础设施,摸索音乐茶馆、建材门市等实体经济,同时上报对接修缮保护哈鲁岗庄园、哈鲁岗卓舞、赞普墓葬等3个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创新培育新兴产业。

洛桑坚才老伴达瓦曲珍告诉记者,自己家的房子是2006年的安居工程,去年花了15万元进行了重新装修改建,现在儿子跟儿媳妇分别在泽当的一家建筑公司和蛋糕店工作,老公在外面做木工,自己在家带两个孙子,一年全家能挣上十几万元,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

6.jpg

村民普布卓嘎在百亩农业产业园工作

环保宣传树新风

“那是2017年10月一天的下午5点,我跟几个护林员在山上巡逻,发现有人在打猎,趁他们没发现时,我们第一时间给乡里工作人员报信,并成功抓获打猎人员。这几年,通过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员的岗位和党员不间断巡逻,现在哈鲁岗村打猎事件已不存在。”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索朗旺久一边回忆着那惊人的一幕一边带领我们来到了哈鲁岗村的后山,在这里可以一览哈鲁岗村的全貌。

此时,一片绿葱葱的生态防护林呈现在我们眼前。

“90年代起我们村就开始种树,那时规定每人一年种10棵树,定期给树木打药防虫,村民们呵护每一棵树苗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用心。”作为70后土生土长的哈鲁岗村人索朗旺久说道,我们现在的山林,由护林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里的党员轮流守护,同时每年春季组织全村群众植树。

哈鲁岗村充分利用“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树牢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仅如此,还倡导广大农牧群众“绿色消费”,提倡农户使用“绿色”生活用品,号召养成健康环保生活习惯,有效增强了村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为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哈鲁岗村原驻村工作队队长索朗次仁说:“曾经的哈鲁岗村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全村生产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乡风文明得到不断提升。”(记者 杨小娟 胡荣国 扎巴旺青 段敏 朱楠 唐斌)

责任编辑:朱楠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