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山南市:让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2021年06月22日 08:2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近年来,山南市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等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加快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奋力开创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新局面。

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之基

作为一个共有28个民族聚居的多民族聚居地,山南市一直以来,坚持以教育为本,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正确处理“一和多”“同和异”“恒和变”的关系,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更加深入人心。

近年来,山南市认真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抓紧抓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各族干部群众爱国主义精神和家国情怀不断增强。

“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我国一共有多少个民族?”日前,山南市贡嘎县岗堆镇小学举办的“民族团结进校园 、趣味知识齐竞答”主题知识竞赛活动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该校四年级学生白玛德吉说:“我很喜欢参加学校组织的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参加知识竞赛活动,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各民族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取得进步的道理。”

目前,山南市把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纳入了学前、义务、高中和职业教育。此外,山南市把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列入党校培训、干部轮训必修内容。在农牧区,通过举办民族团结主题知识竞赛、文艺汇演、政策下乡等各类活动,推动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走进千家万户,切实提高各族群众对党的民族政策的知晓率。同时,把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通过文艺下乡、宣讲教育等方式,讲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工程,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通用语言的使用能力。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其根本就在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深深融入了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这些都实实在在体现在中华儿女的点滴努力里,化在边疆各族人民的生命中。

近年来,山南市始终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重要抓手,以干部、学生、农牧民群众为重点,以促进语言交流顺畅、文化互补交融、感情亲密无间为导向,促进各民族之间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乐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持续巩固。

山南市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不断加强与区外的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开展组团式区外市场化就业,截至目前,共开发援藏就业岗位3632个、实现就业132人,建成了湖北黄石组团式援藏就业基地。13户区外种养大户、50名区外致富能手与山南群众结成了对子、交上了朋友。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山南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捐款捐物驰援湖北,用实际行动续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篇章。

此外,山南市深化“双拥”工作,广泛开展部队送医、送药、送教下乡和群众进军营、军民共建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军政、军地、军民团结的良好氛围。

把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

近年来,山南市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让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融入各族干部群众的血脉,成为自觉行动。

山南市组织受表彰的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代表,建立民族团结宣传队,采取送学上门、入户宣讲、报告会、文化下乡等形式,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教育、“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共学民族团结政策知识 争做民族团结石榴籽”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网上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各民族人民在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中促进团结。据统计,截至目前,山南市共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共5个、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示范区(单位)1个,市级教育基地6个、示范单位(试点单位)89家;涌现出国家级民族团结模范集体13个、个人21名,自治区级集体139个、个人230名,市级集体266个、个人566名。

与此同时,山南市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加强对外省暂住人员、流动人员的服务管理,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完善《山南市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矛盾排查预警、调处化解、乡贤会等机制。截至目前,累计排查矛盾纠纷2368次,及时妥善化解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影响民族团结的不良因素。

坚持共同团结奋斗,持续共同繁荣发展。近年来,山南市坚持凝心聚力,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坚实基石,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砥砺前行,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董秀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