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司法厅关于在全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标志着我区“八五”普法工作全面拉开序幕。“八五”普法期间,我区普法工作将紧紧围绕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以增强各族群众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为目标,以“法律七进”为载体,以督促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用工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为抓手,进一步加大精准普法力度,着力提升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把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把“十一个坚持”作为学习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党内法规建设生动实践,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是大力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把宪法的学习宣传摆在首要位置,使城乡居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公民身份认同,形成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共同思想基础。持续学习宣传《民法典》,在全社会弘扬平等、自愿、公平、诚信法治理念,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广泛宣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改善保障民生、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和促进边境稳定繁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努力为我区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法治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西藏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广泛开展“五观”“两论”教育,贯彻实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是全面推行分类分众化精准普法教育。实行干部群众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社会教育体系,持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突出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寺庙僧尼和农牧民群众四类重点对象,广泛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五是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大力实施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大力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深化行业依法治理,引导和支持各行业实现规范有序发展。
六是着力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普法融入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全过程,引导当事人和社会公众依法办事。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充分利用典型案事例向公众进行法律解读。运用新兴传播方式,采取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视频等现代方式,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时效性、鲜活性和易接受性,增强普法对象的参与感、体验感和获得感。
相关链接
自治区2021年宪法宣传周活动安排
自治区2021年宪法宣传周活动,以“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主题,采取“集中宣传+主题活动”的形式,组织开展系列覆盖广泛、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宣传活动。
1.时间安排
12月1日—12月7日。
2.活动安排
(1)全区第八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
12月1日,区党委宣传部、区司法厅、区普法办牵头组织召开全区第八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七五”普法经验,表彰先进典型,部署“八五”普法工作。
(2)集中宣传“一条街”活动
12月4日,由区党委宣传部、司法厅、区普法办牵头组织区(中)直各单位,在宇拓路开展“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采取法律解读、现场咨询、发放资料、播放视频短片等形式,广泛宣传宪法法律知识。
(3)2021年度普法责任制述职评议
12月7日,区党委宣传部、区司法厅、区普法办牵头组织召开2021年度普法责任制述职评议会议,督促普法责任落到实处。
(4)宪法学习宣传主题活动
2021年西藏自治区“宪法宣传周”举办7场主题活动,分别是:宪法进企业、宪法进乡村、宪法进机关、宪法进校园、宪法进社区、宪法进宗教活动场所、宪法进网络。主题活动分别由相关普法责任部门牵头负责组织。
各市地参照自治区活动安排,策划组织特色鲜明、群众参与度高的宣传活动,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