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 张泉 阳娜)聚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29日在京举办。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公布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取得的一批重要进展,这些进展将为重大工程建设和运维安全、国家生态屏障体系优化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双碳”目标。
这些重要进展包括:提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科学建议;阐明气候变化影响下亚洲水塔失衡的特征和影响;揭示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和变化特征;查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开展青藏高原油气和矿产资源现状与远景评估;评估川藏铁路沿线灾害风险;发现青藏高原人类活动新证据;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构建地球系统多圈层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创造多项世界纪录。
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极,对全国乃至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影响深远。“第二次青藏科考与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密切合作,分享气候变化研究成果和生态环境保护经验,积极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说。
中科院副院长张涛表示,科考工作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凝练重大科学问题,持续开展观测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服务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持续强化跨专题、跨任务、跨学科交流与综合集成性重大成果产出。
“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由科技部、中科院主办,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承办,200多名从事第三极环境研究的中外专家学者参加论坛,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法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的10位资深专家介绍了第三极环境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