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东西部高校合作,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发挥西藏地区野外地质教学资源优势,建设高水平野外实践教学平台,促进人才培养和交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西藏大学近期在林周、拉萨、日喀则和拉孜地区联合开展了为期13天的野外联合实习与学术交流。
据本次联合实习的组织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李亚林、戴紧根和西藏大学工学院教授张金树介绍,青藏高原拥有地球上最为独特的地质资源,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和地质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国内外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热点地区,也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服务国家资源能源需求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这次联合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东西部高校合作与交流,探索地质类专业教学和野外教学协同育人新模式。作为首次内地和西藏高校联合开展的野外实习,这次活动还吸引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的多名师生参与。
图为进行野外实践教学的师生。
实习期间,两校对冈底斯岩浆弧、日喀则弧前盆地、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等开展了野外考察和学术交流,内容涵盖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并对喜马拉雅造山带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展开了深入探讨。实习过程中,实习队远离城市、深入山区,投入到高海拔的地质考察中。同学们丝毫不畏惧高海拔、严寒天气和艰苦自然条件的考验,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数据收集与分析,不仅夯实了地质学的理论知识,了解了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巩固了野外工作方法,培养了队员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为确保本次高原野外实习的有效实施,两校精心策划、严格安排,配备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团队负责指导学生们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与研究。野外实习是地质类专业学生全面认识地质现象,将理论知识付诸实际应用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西藏大学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野外地质教学,把野外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吃苦耐劳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渠道。
这次联合实习极大推动了两校在野外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了双方学生的交流。学生们普遍表示受益匪浅,不仅观察到全球典型的地质现象,了解到国际研究前沿,而且提升了自身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增强了献身高原地球科学研究、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信心和决心。两高校也达成共识,今后将继续深化开展地质学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实习期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雷涯邻、副校长赵志丹等看望实习的师生。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