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进疆、两次参加“西部计划”,这是今年刚满30岁的广东姑娘杨晓华深感自豪的经历。“我们青年人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信念,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杨晓华说。
“要以有利于他人、社会的方式解决个人的人生问题。”——大学思政课堂上,杨晓华将这句师训镌刻于心。怀揣着这份信念,她有了赴疆实践的想法。
2017年从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毕业时,已经考取研究生的杨晓华决定保留入学资格,参加“西部计划”去新疆。那年,她首次踏上新疆的土地,服务于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
工作的第一年寒假,杨晓华退掉了已经买好的返乡火车票,留在了伽师县,组织开展“红领巾”小课堂活动,为孩子们义务辅导功课、组织社会实践,还组织返乡大学生为孩子们授课。杨晓华说:“在课堂上,我看着孩子们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毅然决定留在伽师县过年,和孩子们待在一起。”
经过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杨晓华开始关注青少年教育问题,她深知想要更好地帮助新疆的孩子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2018年服务期满后,杨晓华回到母校继续读研。
2019年暑假,还在读研期间的杨晓华,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再次来到新疆喀什。她和广东的同学们与多位不同领域的西部建设者深入交谈,在那个暑假,杨晓华再次感受到扎根边疆、舍家报国的坚守与奉献,更加坚定了她投身西部建设的决心。
2022年,研究生毕业的第二年,杨晓华第三次进疆,并决定扎根新疆。她通过了“内招生”招录,成为新疆喀什市和谐街道办事处公务员,兑现了初到新疆时“学成归来,建设新疆”的诺言。
“在新疆,我有一种时时刻刻被需要的感觉,总有一股要干事的冲劲儿。”杨晓华说,“这里的舞台足够大,与其说是我选择了新疆,不如说是新疆成就了我。”
从基层党建到群团工作,从纪检巡视到社区治理,杨晓华在多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她说:“新疆是片干事的热土,留在这里就是要学以致用、多做些实事。”
在“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下,许多和杨晓华一样的青年奔赴西部、奔赴新疆。目前,2300余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正服务在喀什地区基层,为当地民族团结、产业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
(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3日电)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