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首页新闻列表

冈仁波齐山脚下的“警察阿佳”们

2025年07月19日 08:52    来源:新华社    记者 丁增尼达 潘一景 黄智琪
分享到:

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冈仁波齐山脚下的塔尔钦边境派出所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期——游客途中常遇高反、迷路、物品遗失等突发状况,警队接警不断。

任务繁重的高原一线工作中,女警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巴桑普赤来自日喀则市江孜县,2024年,她来到了塔尔钦边境派出所,成为派出所首批女警之一。“穿警服真的很好看。”这是巴桑普赤最初决定参警的理由,简单又炽热。如今她已成为当地人人熟悉的“警察阿佳”(“阿佳”是藏语中姐姐的意思)。

有一个黄昏让她难忘——接到一名女游客手机遗失的报警后,她在阵风中沿着冈仁波齐山的盘山道走了一个多小时,最终在茶馆的坐垫下找到手机。看到游客捧着失而复得的手机红了眼眶时,她说:“我忽然读懂了人民警察这一称谓里‘人民’二字的分量。”

藏族老阿妈会握着她的手细说家长里短,徒步游客遇上困难,也总愿意向她倾诉。她的亲和力,源于她愿意蹲下来听、耐下心陪。从为高反游客紧急供氧,到安抚因争执情绪激动的商户,从找回丢失手机到为走失孩童擦干眼泪,她的日常,琐碎却温热。

第一批女警中,另一位是来自甘肃的赵堉煜。她与塔尔钦的缘分始于2021年的一次旅行。

当时她和朋友到冈仁波齐山徒步,朋友突发严重高反,不停流鼻血。报警求助时,雪山下警察们奔跑的身影,像火种一样播撒进了她的生命中。

三年后,她从大学毕业,带着行囊,带着那个念念不忘的瞬间,跨越两千多公里,回到冈仁波齐山脚下,成为塔尔钦边境派出所的一名女警。

2024年7月,冈仁波齐山突降暴雪,警情电话一波接着一波,派出所全员出动,赵堉煜跟随同事跑了一整夜,翻山越岭救助遇险游客。“刺骨的山风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抓着我的手,用各种语言说‘谢谢’。”

那些曾让赵堉煜眼眶发热的奔跑身影,终于成为如今自己的模样。

在塔尔钦,女警的工作像细密的针脚,一点一滴织密安全与信任。赵堉煜常思考女警的角色,她说两个词能概括:温度、坚韧。

“温度”,是她和巴桑普赤一起出警时多带几瓶热水、多备一条毛毯的细心。她们懂得在零下10摄氏度的夜里,一条毛毯能带来多少安慰,也懂得游客高反时除了吸氧还需要一杯热热的甜茶。

“坚韧”,是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地方工作经历头疼、失眠、心跳过速,但却没有一个人退缩的勇敢。即便在体能上常需要比男警付出更多,她们却从未在巡逻、救援这些硬任务里掉过队。

面对“把青春交给雪山,值吗?”这个问题,2001年出生的女警陈晓晗答道:“值!祖国的边陲需要守护,我愿意成为那个扛起责任的人。”

女警们坚定的信念与坚守,见证着塔尔钦国际旅游小镇的点滴变化。过去的塔尔钦,路远人稀,只有几间简易板房。如今,小镇上新开了好几家咖啡店,多了奶茶店,开了藏风民宿,街上能看见孩子奔跑、游客驻足,夜晚有灯火与笑声。治安好了,服务细了,人气也旺了——这片曾经的“雪域边陲”正蜕变为温暖的家园。

陈晓晗今年2月来到塔尔钦边境派出所,成为第二批女警,也是派出所目前年龄最小的民警。第三批女警也即将到来,更多“警察阿佳”的故事,正在高原的风中缓缓铺叙。

(新华社拉萨电)

责任编辑:程利娜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