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财经新闻

渝昌金融协作再谱新篇:“金融援藏”精准助力 破解藏企“成长的烦恼”

2025年05月27日 09:56    来源:第1眼TV-华龙网    
分享到:

2周不到,获批480万元担保贷款;时间短,融资额度比上一年还提高了60万元。说起去年11月的融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澜沧缘实业有限公司投资人王雪,对重庆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金融援藏工作连连点赞。

重庆人王雪在2016年成立了澜沧缘公司,如今,这家公司已经是昌都市农牧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依托西藏特有的牦牛绒毛资源,澜沧缘生产的手工藏毯、围巾等产品受到市场欢迎,远销海外。

然而,受限于高原地区金融供给资源薄弱等实际情况,企业一度面临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扩大产能和升级技术的资金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

“联动担保”破难题:高效融资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我们急需资金支持,要靠本地担保机构的支持才顺利获得银行贷款,但昌都金融行业发展较内地有较大的差距,担保融资周期很长,远远满足不了公司生产经营需要。”公司负责人杨佳林回忆道。2017年开始,澜沧缘公司就通过昌都本地国有担保机构进行融资,但截至2023年,累计担保融资仅3次,每次的担保融资周期均在2个月以上。

      去年11月,转机降临。

在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协调下,重庆市融资再担保公司赴昌都考察调研,澜沧缘公司是此次调研的其中一站。

王雪在交流中说起融资难题,“没想到,10来天时间,这事就解决了。”此行,重庆市融资再担保公司与昌都康达融资担保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为澜沧缘公司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有效解决了澜沧缘公司经营资金周转难题,成功完成当期外贸订单。

“金融援藏”促发展:从山城到高原的资源联动

王雪的“没想到”还在继续。接下来,她的澜沧缘公司免费体验了重庆市融资再担保公司的“融智”服务。

      凭借自身庞大客户群基础和长期融资服务经验,重庆市融资再担保公司为澜沧缘公司在优化完善经营发展、拓展市场渠道和更好获取融资支持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在重庆市融资再担保公司的建议和支持下,澜沧缘很快在重庆成立子公司——重庆锦润森工艺品有限公司。不过,成立之初,重庆锦润森工艺品有限公司就面临用工难。

重庆市融资再担保公司再次出手,利用自身合作关系联系相关人力社保部门,为重庆锦润森工艺品有限公司量身提供用工需求服务,企业迅速招聘到员工50人,快速实现了产能的提升。

锦润森公司实现正常生产经营后,重庆市融资再担保公司再度为其量身提供综合融资融智服务,有效支持企业借助重庆作为西部枢纽且具有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打通国际销售渠道。

如今,以重庆锦润森工艺品有限公司为主体,澜沧缘公司与重庆市融资再担保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担保机构和企业之间融资服务+融智支持的良性循环。即使是在全球贸易环境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今天,澜沧缘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仍然实现了1000万元进出口贸易总额,占2024年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1/5。

“重庆的担保支持不仅进一步解决了资金问题,更让我们接触到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杨佳林感慨。如今,澜沧缘公司年收购牦牛绒毛量增长30%,带动昌都2000余户农牧民增收超2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200个,产品远销南美洲、非洲,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在澜沧缘公司接受培训后上岗的藏族员工次仁表示:“以前靠放牧为生,现在有了稳定收入,还能学到新技术,生活更有盼头了。”

“渝昌同心”谋长远:从“输血”到“造血”的升级之路

让“金融援藏”之根深植藏东,还需要瞄准创新方向,拓宽当地企业融资渠道。

2024年12月25日,昌都泽广商贸公司负责人付文保致电昌都康达融资担保公司咨询保函开具业务,在业务人员的指导下,他在网上上传资料,半小时后,一张额度37万元的电子保函到手,这也是西藏自治区的首笔预付款电子保函。

此前,没有技术平台的支撑,从客户线下提交资料到公司开展线下尽调,再通知客户前来线下签约,这一流程,受限于区域交通等限制情况,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个月。

重庆第十批援藏队促成两地国有担保平台公司合作后,重庆市融资再担保公司主动开放电子保函系统,并先后派出6名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协助昌都康达担保公司完成搭建技术平台和运营维护,今年4月,重新改造后的康达融担云平台正式上线,迄今为止已开出多张电子保函,最快出具时间达到“秒级”。

目前,交通银行重庆市分行、重庆市农业融资担保集团派出业务骨干赴藏实地援助;重庆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积极给予工作咨询和远程技术支撑,共同帮助昌都市国有担保机构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在业务模式创新、信息化赋能等方面切实增强昌都市国有担保公司综合担保能力。

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正是通过“人才交流、系统共享、战略签约”等举措,重庆已协助昌都国有担保机构完成信息化转型,并推动两地签订金融担保领域多项战略协议,覆盖担保业务、风险防控、人员培训等。“我们不仅要送资源,更要建机制,让昌都金融体系实现自我‘造血’。”

这场跨越3000公里的金融援藏行动,成效明显、成绩喜人,正为藏东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仅2025年第一季度,昌都市国有担保公司融资担保业务新增户数同比增长1857%,新增金额同比增长1368%,在保户数和在保余额直追公司前8年历史总和。

未来,渝昌两地将进一步深化政府性担保机构协作,探索“预付款担保”“产业链金融”等创新产品,助力更多高原企业突破发展壁垒。正如重庆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干部人才们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渝昌一家亲,我们一家人;渝昌心连心,共创繁荣景。”

(文/张春霞 图/重庆第十批援藏工作队)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