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布鲁塞尔3月16日电(记者潘革平)比利时《回声报》日前刊发记者本杰明·埃弗拉特发表的文章认为,中国当年通过引进欧洲企业合作,实现了汽车制造技术积淀,如今欧洲在电池领域亟需借鉴这种发展路径。文章摘要如下:
高标准电池电芯工厂不仅技术门槛高,更需巨额资金投入。尽管欧洲近年来萌生了本土化培育这一产业的想法,但瑞典电池制造商北方伏特公司的破产犹如一盆冷水浇醒了这场美梦。
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专家朱莉娅·波利斯卡诺娃曾指出,欧盟的致命弱点在于言行不一,始终未能建立与战略匹配的绿色投资基金,导致清洁技术在激烈竞争中失去先机。
商业竞争不等人。据电池材料研究机构基准矿业情报公司预测,北方伏特公司原本预计到2030年能拥有欧洲电池产能13%的份额。其破产不仅意味着欧洲追赶亚洲电池巨头的希望受挫,更预示着新格局的诞生。
面对现实,“若无法战胜对手,就与其合作”正成为欧洲电动车产业链的共识,这在电池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这种合作恰是中国当年借力欧洲车企实现技术积累的翻版。历史轮回之下,如今该是欧洲以谦逊姿态重走这条合作之路的时候了。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