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11日电 (记者张璁)近日,司法部、国家网信办专题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加快推动条例立法进程。据悉,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列入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加快推动出台该条例对于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草案对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还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草案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将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据统计,2021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91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6.8%。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一些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亟待通过完善立法,进一步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
据了解,司法部、国家网信办积极落实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在起草和审查草案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多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征求中央有关单位、部分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行业协会和专家的意见,凝聚社会共识;反复研究论证,对草案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从立法层面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12日 07 版)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