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要闻

新华全媒+丨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铺毯子”“盖被子”——椰丝毯创新草原复绿模式

2023年09月13日 08:58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多玛村废弃矿山治理点,工人在边坡上铺椰丝毯(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初秋的四川若尔盖大草原青中透黄,但在阿坝州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多玛村废弃矿山治理点内,大片裸露的基岩却寸草不生,只有部分椰丝毯覆盖下的地表萌发出小草的嫩叶。由于过去开采石料等原因,草原上留下了一片片裸露的基岩,植被恢复难度非常大,严重影响黄河上游生态环境。椰丝毯的利用,为草原复绿提供了新方法。

椰丝毯是将椰壳纤维加工制成的毯状材料。它的结构紧密、防腐蚀性强,能有效缓解溅蚀,抑制水土流失,有优良的边坡防护功效。此外它还可生物降解,“完成使命”后自然分解成有机肥。

若尔盖县唐克镇嘎尔玛村的草原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近三个月。披碱草、老芒麦、高冰草和黑麦草等从椰丝毯织成的小方格中破土而出,最高已近半米,成为攻克生态修复难点、治愈草原“伤疤”的希望。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王曦 王乙杰 摄影报道

↑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多玛村废弃矿山治理点,工人在边坡上铺椰丝毯(8月23日摄)。

↑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多玛村废弃矿山治理点,工人在边坡上铺椰丝毯(8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拼版照片:上图为若尔盖县唐克镇嘎尔玛村治理前的坡面(3月8日摄,若尔盖县自然资源局供图),下图为嘎尔玛村治理后的坡面(新华社记者王曦8月23日摄)。

↑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多玛村废弃矿山治理点,工人在边坡上铺椰丝毯(8月23日摄)。

↑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多玛村废弃矿山治理点,工人在边坡上铺椰丝毯(8月23日摄)。

649f3bb9fbabad4715eae955679cf132_quality,Q_80.jpg

↑这是在若尔盖县唐克镇嘎尔玛村拍摄的从椰丝毯下长出的小草(8月23日摄)。

9d878152b2966e4df07ba075833813a6_quality,Q_80.jpg

↑这是在若尔盖县唐克镇嘎尔玛村拍摄的治理后的坡面(8月23日摄)。

c08c2d97caa7fa023836704ef563d395_quality,Q_80.jpg

↑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多玛村废弃矿山治理点,工人在边坡上铺椰丝毯(8月23日摄)。

31093a16fde2fbab0c97c1b08b882102_quality,Q_80.jpg

↑在若尔盖县达扎寺镇多玛村废弃矿山治理点,椰丝毯覆盖下的地表已经萌发出草芽(8月23日摄)。

责任编辑:智幸花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