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要闻

(微观亚运)亚运带动产业热 中国每10个羽毛球6个产自浙江江山

2023年09月13日 20: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网衢州9月13日电(张斌 赵晨 宋超)“今年前八个月,我们羽毛球销售额同比增长约54%。”13日,在浙江衢州江山市,浙江江山多娇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多娇公司)总经理吴伟星介绍说。

工作人员检查羽毛球质量。宋超 摄

在企业生产车间,分拣机正根据羽毛的形状、粗细、拱度进行精细分选。激光选毛、插毛、扎线、上胶……一只质量过硬的羽毛球,需要经过20多道工序才能进入市场。

“判断一只羽毛球质量的好坏有四大标准,外观漂亮、落点准确、空中稳定性和耐打性。从外观上来说,我们首先挑选出品质好的羽毛,要想做到空中稳定,那么羽毛的弯向、拱度等都要保持一致,插球过程中整个球形的角度也要一致。”多娇公司总经理吴伟星分享道。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这家企业生产的羽毛球由最初的低档球提升至现在符合大型比赛用球标准的高档球,并获得许多海外客户青睐,产品辐射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市场。这不仅得益于企业对材料的选择、羽毛球的生产、飞行性能的检查等环节的严格把关,还依赖于当地形成的羽毛球产业集群。

“中国每10个羽毛球,就有6个产自江山。”江山市体育局负责人介绍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江山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羽毛球生产基地之一,羽毛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三分之二,小小羽毛球已成为江山体育产业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据统计,目前,该市拥有羽毛球生产及配套企业55家,2万多名从业人员,销售网点遍布全国,拥有全国65%的羽毛球市场份额。

“经过‘机器换人’之后,我们的产能较之前提升了40%;在品质上,原来纯手工制作的羽毛球合格率为75%,现在合格率可达95%以上。”江山市航宇文体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建荣说。

在企业生产车间,20余条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通过不断引进新工艺,公司生产的羽毛球型号从原先的5种扩展到现在的60多种,而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也让产品在耐打性、精准度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杭州第19届亚运会日益临近,更多市民开始关注运动、健身,体育用品也热销起来,目前我们在内销市场的订单稳中有升。”周建荣说。

据统计,今年1月到7月,江山市羽毛球累计销售额同比增长21.8%。“我们将引进重大文体项目、各类羽毛球赛事,进一步壮大江山羽毛球产业,打响江山羽毛球产业的知名度。”江山市体育局负责人说。(完)

责任编辑:董秀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