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亚运村进行采访时,有两项细节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住宿房间,提前供应发放的洗漱包,用的是具备防水功能的环保面料;衣橱里为住客备好的衣架,并不是常见的塑料材质,而是由麦秸秆制成。
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配置细节,是为了鼓励大家能充分循环利用各项生活物品。“绿色节俭的理念,融入到了亚运村建设的方方面面。”
2023年8月29日,杭州亚运村内一景。新华社记者 顾小立 摄
绝大部分赛事所需场馆“能改不建”,是杭州亚运会筹办的一大原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作为亚运会击剑项目比赛场馆,在为赛会进行改造时诸多设备得以保留再利用。新增的运动地板与优化提升的体育照明系统,为赛后开展其他体育活动提供了不少便利。
在亚运会手球项目比赛场馆浙江工商大学文体中心,因赛事需要改装拆除的地板被捐赠并运送至杭州市淳安县汾口中学,得到了再次利用。“能够让原来的木地板再次找到合适的场地为师生服务,我们很高兴。”浙江工商大学体育工作部副主任徐峰说。
记者了解到,亚运会不少场馆在施工阶段便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优先使用绿色建材,绿色处理建筑垃圾,利用相关技术节约施工材料和能耗。通过优化建筑结构的设计,亚运会场馆最大限度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许多场馆利用自然采光节能,通过有机循环体系回收雨水和进行热能再利用。
在谈到赛事物资使用时,“能借不租、能租不买”是亚运会工作人员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杭州亚运会宁波象山赛区赛事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和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吴丹君告诉记者,“小到咖啡机,大到LED屏幕,赛事所需的不少物品都是借过来的,赛后都要还回去。”
在2023年2月发布的《“无废亚运”提升行动方案》中,节俭办赛的理念被细化为一项项具体的要求:亚运会期间办会物资回收利用率不低于50%;不使用一次性纸杯,减少采购一次性签字笔,减少纸张浪费,推广使用可再生纸张;推广“无瓶”行动,倡导自带水杯……
“节俭办赛,并不意味着让亚运服务‘减分’,而是更精细地用好资源,为精彩赛会‘加分’。”吴丹君说。(记者顾小立)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