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伦敦3月31日电(记者赵小娜)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30日刊文指出,全球化的结构韧性终将战胜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其短期冲击将被经济激励、多边合作与产业分工的底层逻辑持续消解。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对全球贸易的重要性可能被高估了。数据显示,美国当前仅占全球商品进口的13%,较20年前的近20%显著下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教授西蒙·伊文尼特通过模型推演得出结论:即便美国全面切断商品进口,美国的70个贸易伙伴在维持对其他市场出口增速的情况下可在一年内弥补对美出口损失,另外115个贸易伙伴可在五年内弥补。
美国并非全球贸易增长主引擎,欧洲和中国才是。根据《DHL贸易地图集》,印度、东南亚、东亚和中东也将在2029年前支撑全球贸易量增长。
在美国之外,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持续进行。美国凯托学会副总裁斯科特·林西科姆表示,“随着美国退出全球舞台,其他国家将通过积极签订新协议弥补潜在的销售和进口损失”。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高级研究员史蒂文·奥尔特曼模拟了最悲观情景:即使特朗普关税政策全面实施并引发他国报复,202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仍将比2024年增长5%。“美国加征关税更可能减缓而非逆转全球贸易的长期增长趋势。”
全球化远不止特朗普目前关注的商品贸易。麦肯锡报告指出,服务与数据流动如今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1990年以来,服务贸易增速是货物贸易的两倍,其中数字贸易将伴随人工智能发展进一步加速增长。
这并非意味着美国的激进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无害——其破坏性显而易见。但最佳反击方式是推动自由贸易深化发展。长期来看,全球化背后多元化的经济动因赋予其非凡的持久力。(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