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要闻

新华视点|消费热潮奔涌 创新动能澎湃——夏日经济新观察

2025年07月11日 10:17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各地经济发展的鲜活实践,展现了多元产业的蓬勃活力,呈现了不同领域在产业培育、模式创新与价值转化上的积极探索。

■土地里的经济密码

夏日的田野不仅生长作物,更孕育着特色经济的活力。

新疆戈壁的枸杞凭借对盐碱地的适应性,在荒漠中开辟出产业赛道,既创造农产品价值,更通过改良土壤形成长期生态经济价值。

西藏青稞种植与望果节文化融合,让传统农业衍生出文化经济内涵。

湖南湘潭 42.2 万亩早稻的机械化收割,依托政策补贴激发农户积极性,亩产提升与成本下降的双重效应,让粮食种植成为稳定的经济增长点。

土地的多元利用,正让农业从 "温饱保障" 向 "价值增值" 跨越。

■车间里的全球版图

河北南皮县的五金机电产业正在经历华丽转身。

这个拥有4000家企业的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340亿元。在惠邦机电的生产车间,机器人焊接生产线高效运转,为风电设备提供关键部件。企业投入2亿元进行技术改造,产品打入新能源汽车和风力发电领域,2024年出口额达7000万元。从传统加工到智能制造,南皮制造正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位置。

■体验中的经济活力

夏日文旅正成为消费增长的新引擎。

河北秦皇岛国际烟花艺术节汇聚 8 国团队,以 18 场表演激活夜间经济,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消费。

安徽宣城的亲水漂流依托生态资源,将暑期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旅游收入。

这些文旅活动不仅是 "流量担当",更通过差异化体验形成品牌效应,让 "清凉经济"" 夜间经济 " 成为地方经济的新增长点,展现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从土地里的作物到车间里的产品,从田间的收割机到景区的人流,夏日经济的多元场景中,藏着资源转化、技术赋能、消费升级的共同逻辑 —— 以创新激活潜力,用特色创造价值,这正是各地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统筹:李杰、王健、李佳琳

编导:武莹景

配音:郭清皓

包装:夏勇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