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新闻 > 国内要闻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镜观西藏:走进西藏博物馆

2025年07月17日 17:31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中国网拉萨7月17日讯(记者 胡俊)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7月15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开展的“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集中采访活动在西藏拉萨正式启动。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沟通中亚、东亚与南亚、东南亚乃至西亚的重要节点,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核心区域,是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源远流长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物资源。

文物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实物见证。15日下午,采访团一行深入西藏博物馆,详细了解博物馆陈设。一件件珍贵文物,无声诉说着西藏的过去和现在。

西藏博物馆坐落于拉萨市,是西藏第一座具有现代化功能的博物馆。1994年7月列入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援藏62项工程之一,并于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40周年之际落成开馆。

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5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万余件(套),包括考古出土文物、印章封诰、唐卡、古籍、造像、法器、瓷器、玉器、丝织品等18类,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据了解,西藏博物馆目前设有基本陈列《雪域长歌—西藏历史文化展》《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充分展示西藏地区历史发展进程与文化面貌。

近年来,西藏博物馆文创体验馆火爆“出圈”,各类结合馆藏文物的文创产品备受游客喜爱。独具特色的唐卡冰箱贴、藏式地毯鼠标垫、五鹿捧日香插等文创产品,吸引着各地游客争相购买。

恰逢暑期,游人如织。人们走进西藏博物馆,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展示,深刻感受西藏和祖国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人们购买文创产品,将西藏的故事带回家,也让更多人通过这些“会说话的文化符号”,读懂这片土地蕴含的智慧和温度。

西藏民俗文化展,展现西藏人民群众独特的饮茶文化,这是部分茶具陈列。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民俗文化展,展现西藏人民群众独特的民族服饰。这是“普兰服饰”装扮。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民俗文化展,展现西藏人民群众独特的建筑文化,这是夏尔巴人的木屋(模型)。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民俗文化展,展现西藏人民群众独特的建筑文化,这是当地牧民使用的牦牛毛毡房。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民俗文化展,展现西藏人民群众独特的交通工具文化,这是西藏河流上常用的交通工具“牛皮船”。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民俗文化展,展现西藏人民群众独特的农耕文化,这是西藏男耕女织的场景复原。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民俗文化展,展现西藏人民群众独特的农耕文化,这是西藏毛毯的织布工具。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民俗文化展,展现西藏人民群众独特的农耕文化,这是西藏各类手工纺织品。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博物馆,西藏历史文化展,展示独具代表的“卡若文化”。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博物馆,西藏历史文化展,独具代表的“卡若文化”。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博物馆,西藏历史文化展,独具代表的阿里塔康岩画(复制)。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博物馆,西藏历史文化展,独具代表的藏医药学,这是敦煌文献《火针疗法》。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博物馆,西藏历史文化展,展示”文成公主进藏“历史事件。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博物馆,西藏历史文化展,游客参观互动。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西藏博物馆,西藏历史文化展,这是道光皇帝颁赐十一世达赖喇嘛的金册(1841)。中国网记者 胡俊 摄


责任编辑:益西旺堆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